第五十九章 闯王不是仁义之师吗?
天津的雨也一直在下,而且下得很大。免费看书就搜:你阅读 niyuedu.com
浑浊的雨水顺着卫河岸边的泥坡流淌,冲刷着七八具横卧在水洼中的尸体。这些都是想趁乱逃跑的百姓,被大顺军一刀砍杀。
河岸上,两座正在堆砌的土山轮廓渐显。成群的百姓在泥泞中蹒跚前行,弯着腰将一袋袋湿漉漉的泥土往上搬运。督战的老营兵们神情倨傲,手按刀柄,目光阴鸷地盯着每一个想偷懒的人。
“动作都给我快点!”一名老营兵挥舞着鞭子,抽在一个跌倒的青年身上。
那青年身上还穿着绸缎长衫,显然是富户出身。他咬着牙爬起来,衣服上满是泥污,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愤恨。
“不是都说闯王的军队是仁义之师,对百姓秋毫不犯吗?怎么和那些朱家的兵马一样抓壮丁?”有人小声嘀咕着。
话音未落,一记响亮的耳光就甩了过来。打人的老营兵擦了擦手,狞笑道:“闭嘴干活!你们这些富户,平日里吃得肥头大耳,也该出点力了。”
被打的人捂着脸,不敢再出声。周围的人更加卖力地搬运泥土,生怕成为下一个受罚的对象。
这些被抓来堆土的百姓,已经算是幸运的了。至少比起北城下那些当炮灰的人强得多。血腥的味道随着风飘来,让人作呕。
天津北城虽小,但地势险要。一座浮桥横跨卫河,连接着南北两城。桥东是沙船停泊处,桥西则是漕运码头。此时东侧水面上,沙船帮的船只如同受惊的群鱼,密密麻麻地挤作一团。
李岩站在雨中,目光凝重地注视着北城的城墙。这里是最佳的突破口,一旦拿下北城,那些沙船就插翅难逃了。他的衣襟被雨水打湿,但他浑然不觉。
城下的惨状让人不忍直视。城壕里泛着暗红色的血水,堆满了尸体。那些攻城的盾车、撞车都是用民房拆下的门板、房梁临时拼凑而成,看上去摇摇欲坠。推着这些简陋器械的是被抓来的百姓,不少人身上还穿着丝绸衣裳,显然是被从温暖的家中强行带出来的。
“杀!”喊杀声震天动地。
又一波进攻开始了。唐通的新附军冲在最前面,后面是李过的老营兵在不断催促。那群战士虽都身着相同的明军制服,却分属两个阵营。,在雨幕中杀得难分难解。刀光剑影中,不时有人倒下,鲜血很快就被雨水冲散。
城墙上架着十几门佛郎机炮,都被木幔遮得严实。汤若望和那个叫刘良的进士正在指挥炮手调整炮位。炮手们动作娴熟,显然经过严格训练。
刘良生得白净,一副书生模样,此时却显得格外专注。他精通西洋炮术,这在明朝并不罕见,不少儒生都热衷于学习西洋奇技淫巧,连徐光启这样的大儒都是天主教徒。
“准备!”刘良高声喊道,“第三门、第五门准备发射!”
随着他的命令,两声震耳欲聋的炮响划破雨幕。攻城的人群中顿时出现了一片空白,惨叫声此起彼伏。
李岩皱了皱眉头。这些炮手的准头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看来短时间内很难攻下北城。但他别无选择,必须尽快拿下天津。
雨势渐小,城外三座炮垒的轮廓愈发清晰。等天一放晴,从北京运来的红衣大炮就要开始发威了。李岩知道,那将是一场真正的恶战。
攻城的号角再次响起,新一轮的进攻开始了。推着盾车的百姓们面如土色,但在后方督战兵的威逼下,不得不继续向前。
城墙上,汤若望看着这一切,眉头紧锁。作为一个传教士,他不愿看到如此多的杀戮,但他也清楚,如果城池失守,等待城中百姓的将是更加悲惨的命运。
刘良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轻声说道:“大人,战争就是如此残酷。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结束它。”
汤若望叹了口气,没有说话。他转身去检查其他炮位,留下刘良继续指挥炮击。
城下的厮杀仍在继续,惨叫声和金属撞击声在雨幕中此起彼伏。鲜血混合着雨水在城壕中流淌,将河水染成了暗红色。
李岩看着手中的沙盘,思索着下一步的进攻方案。他知道,时间对己方越来越不利。如果不能尽快拿下天津,等朝廷的援军到达,局势将更加复杂。
但眼下的伤亡已经够大了,再这样强攻下去,恐怕会把手中的兵力耗尽。他必须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
城头上的炮声仍在继续,每一声都伴随着攻城部队的惨叫。
朱慈烺的神龙大旗插上天津北城墙的瞬间,整个战场为之一静。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