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多谢外祖
朱慈烺和吴三妹刚到院门外,还未下马就听见院内传来一阵争执声。首发免费看书搜:吾看书 5kanshu.com
“要马车?你做梦!”周皇后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怒意,“春哥儿说得明白,你今天是不可能要到马车了!你要是舍不得那些金银,就留在城里守着它们等死吧!”
朱慈烺牵着吴三妹推门而入,院中的景象映入眼帘。周皇后站在廊下,面色阴沉地看着面前那个富态的中年人——正是他那位一向吝啬成性的外祖父周奎。崇祯皇帝则一身粗布农装,独自坐在角落的木凳上,目光呆滞地望着正阳门方向,仿佛对眼前的争执充耳不闻。
“春哥儿!”周奎一见到朱慈烺,立刻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求你借些车马,就几十辆...外祖家中积蓄不少,总不能都丢在这里啊!”
朱慈烺面带微笑,眼底却暗藏冷意:“外祖家中究竟有多少银子?”
“这个...大约有三四十万两...”周奎吞吞吐吐地说道。
“让人先运到朝阳门吧。”朱慈烺淡淡开口。
周奎闻言大喜,连忙招呼管家去安排。管家领命而去,朱慈烺让朱纯杰带着几个亲卫跟着前往。院中一时安静下来,只听得见远处隐约的喊杀声。
不多时,吴襄和汤若望匆匆赶到。吴襄满脸喜色:“流贼果然中计,正往永定门调动兵马。看来那个"假皇帝"演得很像,连李自成都信以为真了。”
“好!”朱慈烺轻拍掌心,“老泰山,你们先护送父皇母后出城。我随后就到。”
“千岁爷不一同离开?”吴襄面露忧色。
朱慈烺摇头:“本宫还有些事要处理。我骑马快,处理完就去追你们。”
“奴要留下!”吴三妹立即上前一步“奴要护卫千岁爷。”
吴襄看了看女儿,赞许地点头:“三妹自小习武,跟着千岁爷正好。”
崇祯这时才从沉思中惊醒,站起身来。周皇后赶紧搀扶住他,两人在吴襄的护送下,带着少数随从悄然离开了院子。
没过多久,周奎的管家带人运来了大批银两。周奎搓着手,满脸谄媚:“春哥儿,马车的事...”
朱慈烺转向朱纯杰,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把银子都堆到护城河边的石桥旁。”
“这...这是何意?”周奎脸上血色瞬间褪去。
“外祖,”朱慈烺深深作揖,“外孙代表大明,谢过了!”
护城河边的石桥旁,朱慈烺领着吴三妹和一众侍卫站在打开的木箱前,将一锭锭银子递给每一个逃难的人。这些都是昔日朝中官员和他们的家眷,如今却换上粗布麻衣,在这寒风中排队领取银两。
“这是最后的体面了。”朱慈烺心中暗道。面前走过的每一个人都曾是大明朝的栋梁,如今却不得不以这种方式告别。
“千岁爷...老臣...”一个佝偻着背的老者颤巍巍地走上前来,他本想跪下,却被朱慈烺眼疾手快地扶住。
“张大人,您这是做什么?”朱慈烺低声道,“快些拿了银子去吧,天快亮了。”
老者抓着朱慈烺的手,混浊的眼中涌出泪水:“老臣...老臣没能为社稷尽忠...”
“张大人,您为朝廷操劳几十年,已经尽到臣子的本分了。”朱慈烺将一包沉甸甸的银子塞进老者手中,“带着家人去南方吧,保重身体要紧。”
身旁的王七、吴三妹等侍卫也在忙着分发银两。这些都是从周奎府上搬出来的财物,足有三十多万两之多。每个人手中的动作都很快,但眼神中却带着说不出的悲凉。
“殿下...”王七凑近低声问道,“这些银子若是留着,日后也许...”
朱慈烺摇了摇头,打断了他的话:“银子是死的,人心是活的。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到了永定门外,留着这些银子也无用,不如换取一些忠心。”
“快看,那是不是御林军的王将军?”人群中有人低声议论。
朱慈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披着破旧棉袄的魁梧身影正站在队伍中。那人佩剑早已卸下,腰间空空如也,但那挺拔的身姿仍难掩军人的气质。
“让王将军过来。”朱慈烺吩咐道。
很快,那人被带到朱慈烺面前。王将军想要行礼,却被朱慈烺拦住。
“将军,带上这些。”朱慈烺递过去一个较大的包袱,“路上要多加小心。”
王将军接过包袱,沉默片刻后开口:“殿下,让末将护送您……”
“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