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不断涌入的流民和各项工程的消耗,陵水的粮仓储备就快要见底了。
县衙后院那片不起眼的试验田,此刻已经是人山人海,成了陵水县所有目光的焦点。
所有人都盯着地里那些貌不惊人的藤蔓和高秆作物。
这玩意儿真有这年轻县令所说的一般,能维持这么多人的生计?
大家都眼神渴望的望着蒋怀安,似乎他总能给大家奇迹的感觉。
众目睽睽之下,蒋怀安弯下腰,亲自拿起一把锄头。
没有多余的话,他选定一垄红薯地,用力刨了下去。
泥土翻开,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个、两个、三个……一窝硕大滚圆的红薯被带了出来,个头远超本地常见的芋艿山药。
随着锄头不断落下,越来越多的红薯显露出来,堆在田埂上,数量惊人。
“我的老天爷!”一个老农忍不住惊呼,快步上前,捡起一个红薯翻来覆去地看,满脸的难以置信。
“这…这真是地里长出来的?”
“一窝能抵得上咱们几窝芋头了!”
惊叹声此起彼伏。乡绅们不再矜持,也凑上前去,眼中精光闪烁,显然在盘算这东西的产量和价值。流民代表们的眼中则爆发出强烈的光芒,那是看见活路的希望之光。
蒋怀安没停下,又走向旁边的玉米地。
他伸手“咔嚓”一声,掰下一个沉甸甸的玉米棒子,剥开青绿的外皮,露出里面排列整齐、金黄饱满的颗粒。
“这叫玉米,也是高产之物。”蒋怀安扬了扬手里的玉米棒,“冯先生,劳烦估算一下亩产。”
冯默早已安排了人手,此刻迅速上前,丈量土地,点数植株,称量样品,一番忙碌计算后,他走到蒋怀安身边,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大人,初步估算,这红薯亩产至少是本地芋头的五倍以上!这玉米,虽比不上红薯,但比稻谷也高出不少!”
结果一出,人群再次沸腾。
高产!实实在在的高产!
这玩意儿要是能迅速普及的话,那真不愁温饱的问题了。
就在这时,黎石也笑着上前,几个黎族青年抬着几个箩筐过来。
“蒋大人,这是我们石峒山地里试种的红薯和玉米,也收成了!”黎石打开箩筐,里面同样是硕大的红薯和饱满的玉米,“长得不比县衙这边的差!我们峒里的老人说了,这是山神赐下的神种,都感激大人呢!”
山地也能丰收!这消息彻底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
蒋怀安的“格物”之能,再次得到了无可辩驳的证明,他的威望,也随之攀升到了新的高度。
新作物试种大获成功!产量远超预期,为解决陵水粮食危机带来曙光。
蒋怀安趁热打铁。
“走!去广场!”
县衙广场很快被清理出来,收获的红薯和玉米堆积如小山,视觉冲击力十足。
几口大锅架了起来,锅底的火苗正在熊熊燃烧。
蒸红薯的香甜气味,煮玉米的清爽气息,很快弥漫开来,勾动着每一个人的味蕾。
“今日,庆丰收!”蒋怀安站在高处,声音传遍广场,“这两样新作物,红薯、玉米,试种大获成功!它们产量高,易成活,山地水田都能种!”
他拿起一个刚出锅的烤红薯,掰开,露出金黄诱人的内瓤。
“大家尝尝!看看这神赐之粮,味道如何!”
煮好的玉米棒子,蒸熟的红薯块,被分发下去。
人们小心翼翼地接过,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
香甜软糯的红薯,清甜可口的玉米,朴实而直接的美味瞬间征服了所有人的味蕾。
“好吃!”
“比芋头甜!”
“这东西真能当饭吃!”
赞叹声不绝于耳。
看着火候已到,蒋怀安朗声宣布:“从今日起,县衙免费向所有愿意种植的农户提供红薯藤和玉米种子!”
“县衙承诺,待到收成之时,会以贡献点或实物,优先收购一部分!绝不让大家白辛苦!”
人群彻底沸腾了。
免费提供种苗!还承诺收购!这等好事哪里找?
广场一侧,林婉儿带着几个识字的吏员设立了登记处。
她一身布裙,荆钗绾发,却沉静利落。
领取种子、薯藤的农户排起了长龙,她一丝不苟地登记着姓名、田亩、所需种苗数量,算盘打得飞快,字迹清晰工整,效率极高。
活动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