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的一句上不了台面顿时在人群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次韩国带着这两个会五国语的翻译过来,是因为韩国庙堂里的那些人都知道,当时其实外交很薄弱,主要的外交还是在中原战国之中。
但中原战国,各帮小国其实都是华夏境内的小国。
从炎黄再到饶舜禹,再到夏商周和前战国时期,再到现在的五国之争,中原地区历来就是一个整体,自然沿用的语言也是炎黄老祖宗用的,顶多是方言的发音不同。
语法,逻辑,词汇的数量都还是一样的。
但像是胡人,蛮族,东瀛,天竺这样的地方的人用的并非是炎黄老祖宗的语言,加上这个时代的沟通少,也没有专门的学府用来交换语言人才,所以这些都是十分匮乏的。
东瀛人之所以会炎黄语,是因为他们并不像是中原战国这样战乱频繁,你争我夺的事情不断。
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培养这方面年的人才。
像是中原战国中能流畅的跟外邦沟通的人才都非常稀缺,而韩国这次带来的会五国语的人就更是人才中的人才了,不说会不会谈判,单单是会翻译这一条,就足以非常吃香,是列国争相争抢的人才。
韩国此次带着这帮人来,为的就是在这种时候一展身手。
不光是要压一压楚国的势头,还要压一压赵魏两大强国的势头。
在林毅没有开口之前,韩国使臣确实是做到了这一点,镇住了这帮人,装逼了一波。
毕竟在场的人可都是看到了楚国翻译涨红了脸,支支吾吾的尴尬,大楚的各路臣子也都怒气冲冲的模样。
这可不就是他们想看到的结果么?
结果林毅的一句话却让整个武宣殿安静了下来。
除了姜凰和许月,公公,曹莺四个人面不改色之外,其他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公公,许月两人之所以不震惊,是因为林毅跟他们说过,自己会近乎百种不同的语言。
曹莺不震惊是因为她本身就是林毅的人。
而姜凰则是无条件的相信林毅,她很清楚,林毅有绝对的本事。
这别说在这一世了,就是在后世也绝对是奇人。
而且他会的百种语言近乎涵盖了当世之时所有邦国的国语。
韩国住使臣魏无忌在所有人都愕然看着林毅的时候,突然放肆大笑:“哈哈哈!”
他这一声笑,顿时又将目光引到了他的身上。
姜凰仍旧不怒。
因为每次的万国来朝的峰会其实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当然,各个中原战国都是一样的。
每个中原战国的万国来朝的时间都不一样。
最短的是一年一次,越高调的邦国万国来朝的时间反而越长。
像是中原第一大战国魏国,每十年才会举办一次万国来朝的峰会。
但即便是那样,也都是吵吵闹闹的。
各国都想在峰会上大展风头。
但这时就要看各国君主的定力了。
强者面对任何危机攻势依旧可以做到游刃有余,毫无畏惧。
所以此时的姜凰神色平静,仍旧是轻笑着,没有慌乱,也没有讥讽。
她和林毅配合的简直天衣无缝。
皇上有泰山崩于面前仍能霸气侧漏,不显慌张。
将军有危难到于面前仍能力挽狂澜,桀骜不驯。
见林毅这样,大楚朝臣突然莫名的就安定了不少。
他们倒也知道林毅既然不慌,就定有对策,所以这些楚国朝臣们的脸上就不由都露出了等着看韩国使臣魏无忌笑话的神色。
不过此刻的魏无忌依旧还沉浸在自己的嚣张心境之中。
见姜凰问他,突然就冷笑着起身说道:“大楚皇帝陛下,当即列国之中,你要说军事人才,政事人才多如牛毛,哪怕是经商之才,也遍地都是,不过这翻译人才……”
他一边儿说着,一边用戏谑的神色瞅着林毅:“但凡能说得上一国流畅之语,都是人才!各国甚至还都请外国一些动炎黄语的人前来私教,林大人却一句上不得台面,岂非好笑?”
顿了顿,魏无忌又突然说道:“哦?莫不是林将军还会更多国的语言?”
其实列国之间都有自己的细作。
这林毅就是个商人而已。
商人能有多大的本事?
能上位还不是靠皇帝扶持?
当了个将军就开始吹牛逼了?还说会五国语的人不是人才?
除非他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