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矿则因源源不断的奴隶补充得以扩展生产,然而因为运输速度不够快,一度炼好的银锭竟然被看守人员当作临时桌面来使用。远在金陵的朱允烨此刻正准备派遣信使前往北平,秘密收购一些废弃的煤矿。
现在大明朝有了来自东瀛的大量白银,还加上其他商品例如白糖、味精和琉璃器具的收入,使得朱允烨更加富足。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将资金悄悄注入市场流通。正当他思考该派谁承担此重任的时候,一个人选浮现在脑海,那就是曾经于朝堂上质疑增商业税的霍玮。然而与其他盲目反对者不同,他清楚表达了自己对税收政策的部分疑问,虽然有些想法幼稚可笑,但朱允烨知道这是因为时代限制所导致的短视,并且可以看出对方确实经过详细考虑。于是,当时他就记住了这个名字——霍玮,洪武二十二年的进士,曾在翰林院任职编修一年,随后成为户科给事中,进入了谏言官员之列,拥有上呈传闻事件的权利。
想至此处,朱允烨随即命令锦衣卫去找来霍玮。片刻之后,霍玮现身并参见太孙朱允烨。
“微臣参见太孙殿下!”
霍玮叩首行礼道。
朱允烨微笑望向眼前的霍玮,道:“霍爱卿,孤交给你一件差事!”
霍玮低头回应:“请殿下吩咐!”
朱允烨说道:“在北平有座名为京西的煤矿,那里有些废弃的矿洞,请你跑一趟替我收回来。”
出身科举不过几年的霍玮,虽未到完全不通实务的地步,仍旧提出了疑惑:“殿下,据臣了解,那些废弃的煤矿已失去开采价值,殿下何故还要购买它们呢?”
朱允烨笑着答曰:“这暂时不便透露,且此事需要保密,莫让人知晓详情。”
霍玮听闻这神秘的回答,便不再追问,躬身应命。
临别之时,朱允烨又叮嘱霍玮:“那些废弃矿场对商人来说本就毫无价值,你可以大胆压价,他们肯定愿意卖的。”
霍玮点头领命,踏上了征程。接近一个月的奔波后,霍玮抵达北平,伪装成一名商贾找到相关人士。见面之初,霍玮直接问道:“听说诸位手中有废旧矿山?”
商人们尽管摸不清意图,仍回答了问题。
“的确,你问这个干什么?”
霍玮答道,
“我打算收购你们手上的废矿!”
商人听到霍玮的话,
直觉告诉他眼前之人不过是在寻他开心,
但多年的商业经验使他一眼便察觉到,
面前这个人非同小可,
于是小心地问了一句:
“不知道先生要这些废矿何用?”
霍玮本就是科举入仕,
平日里就不太情愿与这些商人交涉,
若不是太孙殿下派他前来,
他绝不可能亲自跑一趟北平,
应付这些人,
所以不耐烦地皱起眉头:
“你要卖还是不要卖?”
没料到商人一听到这话,
心中的疑虑反而烟消云散,
这般气质非凡之人,
怎么会为了戏耍自己而来?于是试探性地开口说道:
“我手里有三十个矿洞……”
“每个五百两,你看如何?”
霍玮听了这商人的话之后,
掉头就走,
完全不想浪费时间听他啰嗦。
商人的反应却很迅速,
急忙拉住霍玮:
“哎,老板,别这么快走啊!”
“你先听听我说完好不好?”
“要是觉得价格不合适,那您还个价呗?”
霍玮扭过头,冷冷一笑:
“你的那些废矿里满是水,”
“下矿都很困难了,你还敢狮子大开口喊到五百两么?”
“难道真当我是啥都不懂的白痴?”
商家闻言,顿时满脸堆笑:
“实在对不起老板,您出个价吧!合适就行!”
“五十两一个!”
霍玮当即报出了一个价位。
反正出发前太孙殿下已经交代明白:压死价——直接压到十分之一。
应该算是把价钱压得够狠了。
商人一听霍玮开价,
倒吸一口冷气,哭丧着脸调侃说:
“见过会砍价的,还真没见过像您这样砍的!”
霍玮听完这句,立刻板起脸来,“愿卖则卖不愿就算,我不介意去找别人,而且我本来也不需要那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