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大明:让朱棣提前两百年996 > 第2章 含愤身亡

第2章 含愤身亡

2

“终使占据兵力上绝对优势的袁绍狼狈败逃,含愤身亡!”

听闻朱允烨此谋略,

朱元璋目光骤然熠熠生辉,

此计同样在朱元璋心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画面:

先袭击船队,迫使其不敢将粮秣存放在船上,

接着择机烧掉其囤积之粮饷,一系列动作紧密相扣,无懈可击!

这是出自自己孙子之智计吗?

是谁传授了他这些兵法韬略?!

此时朱元璋看朱允烨的眼中已经流露出肯定之意!

一旁的朱允炆则是彻底怔住了,

纵使他对朱允烨的话语理解不全,

但只看朱元璋脸上的表情也能猜到七八分——

很明显,朱允烨的进言深得皇爷爷欢心!

回溯到朱元璋漫长戎马生涯之中,

大大小小无数战斗里唯有此次洪都战役,

让他毕生难忘。本文搜:肯阅读 kenyuedu.com 免费阅读

彼时的他刚刚统一江西全域,正式加封“吴王”

之位,尚未来得及安顿治理,

东边同样称“吴王”

的张士诚便发兵进攻,迫使朱元璋亲率大军迎敌,

与此同时,

陈友谅统领六十万雄兵,数百巨舰浩浩荡荡长驱直入,满朝震骇!

可当时朱元璋深陷与张士诚的鏖战之中无法抽身西顾,

即使立即移师应对,依那时自身实力,亦难以与陈友谅抗衡,情势逼迫之下,

朱元璋只能下达严令予洪都守将:无论如何都必须拼死据守城池!

洪都守将是何许人也?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侄儿朱文正。

洪都城内不过两万杂牌军,毫无精锐部队可言。

在接到朱元璋密令之后,

往昔荒唐奢靡的朱文正宛如变了一个模样般,当即招拢众将,公开展示圣命,“主公令下,人在城在,城破人亡!”

“务必守护洪都不失!”

语毕便紧锣密鼓分配各部守卫四方城门,其中辛苦艰难无需赘述,

终究保住了洪都,为此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这份从容让朱元璋得以回师增援,并在洪都城前一举击败陈友谅。

自那时起,战局中的攻守态势彻底逆转。

所以,在朱元璋心中一直以来的评价是:朱文正凭不足两万之众,却能够守住洪都这座坚城,已然创造了一个几乎无法实现的奇迹。

然而听闻朱允烨的一番言论之后,朱元璋顿觉眼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历经数十载的兵戈交战,无需旁人点拨,仅凭一眼,朱元璋就能明晓朱允烨这方略方案的可行性到底有几分高低,也明白朱允烨绝非纸上空谈之人。

凝视着眼前的朱允烨,朱元璋于心中不禁长叹,“这位孙子对于兵法的研究造诣,恐怕已经达到历代名将的高度了!”

若他继位成为储君人选之一,也算一个较为理想的决断。

更何况一位懂得领兵统帅之理的皇帝,足以驾驭朝堂,那些不安分之徒也不易生乱。

尽管如此,朱元璋内心仍旧盘旋着另一隐忧。

建立家业靠武力称霸较易,可一旦坐定江山,治理维护实属困难重重。

从即位至今漫长岁月,朱元璋日夜担忧国政繁多未妥之处,甚至多年来未曾安稳入睡一刻,唯恐因自身过失影响大局稳定。

由此观之,只会指挥征战显然是远远不够,还需兼具治国安邦之大才!

思绪至此,朱元璋萌生测试两人治理才能的想法。

尽管朱允炆刚刚经受一轮考验并未取得皇祖父认可,但基于礼教规矩——长幼尊卑不可废黜的准则,依旧是前者首先发言。

“治国安邦之计策?恰是我的专长啊。”

平日里师傅教授诸多正是这方面学识,顿时令朱允炆再度重拾信心。

“皇爷爷!若依孙儿浅见,应广泛延揽贤达英才管理朝中事务。

孙儿本身退居宫中无为而治即可,这样国家亦能秩序井然运作良好,百姓必然安居乐业……”

朱允炆侃侃道出师傅往昔教导内容,丝毫没有察觉到朱元璋神色已经有所转变。

“无知!”

朱允烨暗自在心底嘲讽。

至于朱元璋其人品性如何,别人可能不太清楚,但对朱允烨来说则是明明白白。

哪怕指责其残暴也好,疑心重也罢,又或者贪权恋势亦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