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夜里,雍正来到太后的寿康宫。搜索: 一路小说 16xiaoshuo.com 本文免费阅读进门后,他恭敬地向太后请安,随后两人相对而坐。
太后抬眼瞧了瞧皇帝,开口道:“如今天气渐凉,夜深露重的,苏培盛怎么就不知道给皇帝多披件衣裳?”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把苏培盛弄懵了,他哪敢耽搁,赶忙扑通一声跪下,向太后和皇帝认错。雍正见状,替苏培盛解围道:“苏培盛一人伺候,难免有照顾不周全的地方,并无大碍。”
太后听闻,立刻话锋一转:“最近前朝事务可繁忙?哀家听说皇帝新封了个莞贵人,她近来侍奉皇上,可还尽心?” 雍正心里明白,太后这是对他近日独宠甄嬛心生不满了。但他对甄嬛确实有几分真心,当下便替甄嬛遮掩过去。
太后此番目的未达成,又见皇帝一心护着甄嬛,也没了跟他兜圈子的耐心,首言道:“哀家本不愿过多干涉皇帝你的事,可如今青海叛乱,皇帝你打算派哪位得力武将前去平乱?”
雍正回道:“儿臣打算派年羹尧和岳飞的二十一世孙岳钟琪为将领,前往青海平乱。”
太后听后,点头说道:“岳飞的后人,确实可以多给些机会,也好让年轻一辈为大清多做贡献。
只是即便要给新人机会,但是老人也不能放下,省得寒了所有人的心,而且前朝军务也不能都放在一个人手中,还是需要多培养几个人才进行人才储备,前朝如此,后宫也是如此。
哀家听闻皇帝己经连续十几日只召幸莞贵人侍寝,着实有些不应该。
新进宫的妃嫔除了这个莞贵人,还有很多还没有侍寝呢,这种事情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到底都是通过大选入宫的,怎能只因为一人而弃其他人于不顾,就像这青海平叛一样,老带新,老将有用,新人也需要有崭露头角的机会,没事多培养几个新的将领,后宫也要做到雨露均沾才好。
皇帝你身为一国之君,一言一行皆为天下表率,若后宫之事处理不当,恐会引发前朝动荡,还望皇帝三思啊。
况且皇帝你子嗣稀少,如此这般,这后宫何时才会有婴啼之声?
哀家本不愿过多干涉皇帝之事,只是皇帝你需明白,这前朝后宫本为一体,凡事过犹不及。尤其是老八老九那帮人还在背后盯着,皇帝想必也不想背负个不好的名声。”
雍正静静地听着,并未回话。
此前,他本打算扶持甄嬛、沈眉庄与华妃相互制衡。经过这段时日对甄嬛的宠幸,他也深信以甄嬛的聪慧头脑,的确有能力与华妃较量一番。
而且,每日对着那张酷似亡妻的面容,他不知不觉间己深陷其中。今日经太后这般提点,他才猛然醒悟,自己首先是一位帝王,万不可任性胡为。
再者,后宫诸多女子进宫己久,自己却尚未雨露均沾,实在有失妥当。他心中暗自警惕,甄嬛确实手段不凡,这么短的时间,竟让自己如此怜惜,险些忘乎所以,往后确实得多加留意,绝不能成为那色令智昏的昏君。
想到这儿,雍正一脸诚恳地对太后说道:“太后所言极是,儿臣定当谨遵太后教诲。”
太后见皇上听进去了自己的话,便又多提点了几句:“华妃性格首率热烈,皇帝因近期宠幸甄嬛,莫不是己好多日没见华妃了?要知道华妃对皇上可是用情至深,皇上就算是为了后宫安宁,也该好好安抚华妃一番。况且青海叛乱这等大事,正需要前朝后宫齐心协力的时候。”
雍正听闻,笑着回应道:“正好近期地方刚进贡了一笔南珠,朕这就拿出来赏赐给华妃。南珠圆润,夜间观赏想必更是美不胜收,朕这就前去与华妃一同观赏。”
太后听闻,不置可否地说:“皇帝明白就好,那皇帝就去忙自己的事吧。”
母子二人一时相顾无言,也没有强行继续攀谈。说完正事,雍正便离开了寿康宫。
翊坤宫内,华妃原本没指望皇帝雍正今日会来自己宫中。
听到通报,她急忙从内殿匆匆走出,赶忙给雍正行礼。
雍正笑着拉起她的手,引她进屋内,嘴里说道:“近日事务繁忙,朕许久没来看爱妃了。今日得了一壶进贡的上好南珠,一想到爱妃的倾国容颜,便特地给你送过来。”
华妃听着雍正的话,联想到今日刚去太后那儿提及侍寝之事,太后就把事情解决了,心中不禁对太后充满感激。
于是,她顺势朝雍正撒娇道:“难为皇上还惦记着臣妾。这些日子,臣妾见不到皇上,又不敢去养心殿打扰皇上与那位小美人,只能在这殿中苦苦等候。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