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东西,两人开始回客栈,这个客栈也是王父来县城谈生意经常住的。本文搜:断青丝小说 dqsbook.com 免费阅读
老板算不上多熟络,但是做生意也算厚道。
街上也渐渐多了一些行人,插着手,含着腰,缩着身,好像这样就能抵御早晨的冷风。
今天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庙会,昨天忘记问了,如果有说书的王青云打拳再去听一场,不过今天就要退房回家了,怕是没什么机会了。
王父起的很早,在家里就习惯了,现在心里又装着事,早早的就起来了,硬是陪着福田度过了一早上,不是刷毛,就是烧热水给福田喝。
昨天丢了不少钱,俗话说穷家富路,这要是早丢几日,恐怕就要坏事,他以为王青云的有钱就是几两银子,孰不知王青云的有钱是一年几十两银子,而且每年都在增加,现在王青云手里也至少有上百两。
以前来办事都是待一天就走,在这里王父总是不安定,总有惴惴不安的感觉,总是快快办事,早早回,他本就是踏踏实实的农家汉子,走到这一步也是为了妻儿老小。
王青云回到客栈和王父三人一块吃了早饭,也就是稀饭咸菜窝窝头,还没开春,大家都吃的简单。
饭后几人也没直接去县衙看榜,时间太早,去那么早也是受冻,王父却是坐不住,一会就要去门口看看,大概率是看时辰。
两小只就随意多了,因为大概率能够拿下,因为只有五人参加第二场,无论答的怎么样两人都很有机会。
“我先去了,明年也快点啊!”王父实在忍不住了,直接在门口对两人说道,也不管两个小崽子,直接走了,头都没回。
王青云和李皓对视了一眼,无奈,只好跟上,时间也差不太多,总不能让王父独自前往吧。
这个客栈离城门很近,县衙在城池中心,所以需要走一段路,也不远,大概五六条街的样子。
其实乡民很少有机会走出乡镇,讽刺的是有的人仅有的走出乡镇的机会就是服役。
王父还服役修过两次城墙,正常年月是一年服一次劳役,修桥补路,修补城墙,开挖河沟,修整土地,开挖荒地,基础建设等等都需要劳役。
因为这个时期大多都是砂土地或者泥胚房,所以需要经常修补,正所谓修修补补羞不?补补修修不休。
劳役自备一半干粮,衙门提供一半干粮,大多役期都在一个月左右。
王父服过三次役,两次修补城墙,一次开路挖地,因为王父有一手竹篾手艺所以干活并不危险,平时编一些搬运砂石的竹篓就行,所以也有很多农人愿意继承这门手艺。
编的多的工头,看护,还能赚点外快,所以手艺人服徭役还是挺受欢迎的。
当然一些贫苦县,对于衙役的剥削就另作别论了。
王青云此时就看到一群徭役,看着过的不是太好,一般服徭役时间不固定,只要农闲县令下令就行。
王青云和李皓站在路边看了一会,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看的。
就像读书人关心人间疾苦一样,理所应当。
王青云感觉劳役就是前世遇到黑心老板的农民工。
看到衙役颐指气使的样子,王青云感觉自己更加深入时代几分。
“你说咱们要服徭役吗?”自从来老师以后,李皓竟然多次主动开口说话,也许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吧。
“士人不服役”王青云两人都知道童生也需要服役,秀才则不用,秀才不仅不用服役,还见官免跪,免除赋税,甚至还有一些刑法优待。
这些二人都知道,李皓问出口只是为了心中的不确定。
耽搁这么一会,也不知道开始放榜没有,两人又加快了脚步,看榜的人了了,因为今年县令比较奇葩,多数试子都归乡了。
所以看榜的人并不多,围观的人也少,一方面时值中午,大家都饿着等第一顿饭呢,另一方面外边没有家里暖和,再者只是童生试,远没有乡试,会试热闹。
那几个同场考生已经到了,王青云一眼就看见了老爹,和老爹打了招呼,又和几个应试的学子打了招呼,就静等着张榜布告了,说不紧张越到这个时候,王青云反而有些莫名的感觉,一般紧张,一般兴奋。
“快快快,县尊发案了”有眼尖的立时就发现县衙里往外走出人了。
王青云也被王父拉着向前,实在是无力反抗啊,这大手就差把王青云拎起来了,这也就是自家孩子能随意摆弄,而李皓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