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夜深了,林如海方才回来。搜索: 一路小说 16xiaoshuo.com 本文免费阅读
贾妍在灯下读书,听见动静,便出来相迎。
林如海见到妻子,只觉得一日疲惫散了大半,贾妍一边吩咐丫头端粥来,一边与林如海相携进屋。
粥是燕窝银耳莲子羹,春夏交际,容易上火,林如海又公务繁忙,为着天子的御驾之行,这些日子更是忙上加忙,贾妍便吩咐厨房,换着花样替丈夫准备些晚上好消化的粥汤。
林如海一连用了两碗燕窝银耳莲子羹,这才觉得自己的精力又补充回来了,夫妇二人相携进了小书房,闭门之后,林如海才说起接驾的事情来——
“一切都很顺利”,林如海想起白天的情景,就笑了:“杨二爷这时候春风得意,正做着他的美梦呢。”
贾妍笑道:“只怕他的美梦里,还有夫君你想不到的一重富贵。”
“哦?”林如海笑问:“是哪一重富贵,居然不止我们之前说的那些?”
贾妍便将王夫人白天来说的那起子事儿一一道来:“可见甄家的富贵,果然迷人眼。杨家也想效仿,做天子的岳丈呢。”
林如海:“人心不足蛇吞象,且不说陛下的岳家,只有己故皇后的娘家,单单就是贵妃娘娘,也沾了多少奉圣夫人的光。”
贾妍:“河道通航的剪彩仪式定于后天,可有变?”
林如海摇头,说天子不欲打断原定的安排,并己经答应要亲自驾临,又说起这白日里接驾的事情来,末了,道:“桃花村的事,天子早有准备,我估计,只怕天子发落了杨家后,指不定贵妃娘娘会明着召见女眷,实际上会探一探你的口风。你要做好见贵人的准备。”
贾妍倒不愿意见甄贵妃,见这种贵人,一大堆礼要行,可事情由不得她不愿意,不过甄贵妃要见,她也并不怕:“放心,我知道轻重的。”
夫妇二人这才回屋休息。
第二日林如海又是极晚才归家,第三日一早便出门。
这日是河道贯通的剪彩之日,宁东县运河上最大的廊桥,廊中挂满了红灯笼,外头则扎满了彩绸。
不仅如此,廊桥附近两边的河岸,亦扎上了彩绸。
两岸的观水台,则摆上了两面大鼓,后头各一个小方阵的小鼓,敲鼓的汉子整齐划一,鼓点整齐,可见排练许久,才能做到这样。
河道两岸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孩童们举着彩纸扎的风车在人群中穿梭,妇人们挎着竹篮叫卖新摘的桃花。河面上,数十艘彩船一字排开,船头系着红绸,船尾插着彩旗。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那艘龙船,金漆雕栏,朱红描金,船头立着两尊鎏金麒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林如海身着官服,站在廊桥的正中临时搭建的高台上。他身后是一幅巨大的河道工程图,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处闸口、堤坝的位置。身后的台下,宁东县的大小官员按品级站成数排,个个脸上洋溢着喜色。
"诸位同僚,诸位父老乡亲。"林如海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今日运河新闸开通,全赖圣上洪福,诸位同僚鼎力相助,更有本地乡绅慷慨解囊......"他展开一卷名册,开始宣读捐款名单。
杨二爷站在台下左边第一排第一个,听到自己的名字被第一个念出,不由得挺首了腰板。他今日特意穿了件簇新的绛紫色锦袍,腰间系着羊脂白玉带,手中把玩着一柄象牙折扇。听到周围同样的捐款大户的小声恭维,他故作谦逊地摆摆手,眼中却难掩得意——林如海是县令又如何,当初即便查出了他杨家侵占了桃花村的田地又如何,还不是自己捐粮就解决了——桃花村的数百亩良田,以后还不是都是他杨家的,那些刁民当年闹事,自己都不必亲自出面,他杨家在宁东经营数代,自然有人主动替他收拾那些个泥腿子。
就在杨二爷的得意中,林如海念完了捐款名单,然后他并没有宣布剪彩,而是恭敬地请出了天子。
天子从廊桥二楼的雅间下来,一袭明黄色的龙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廊桥上的官员与受邀出席的这些个捐款人,纷纷跪地,高呼万岁。
杨二爷用余光偷眼打量,只见天子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翼善冠,虽己年过五旬,却精神矍铄。他身后跟着北静王,还有三皇子西皇子,以及几位朝臣。
天子身后的太监长声念道——平身,官员与捐款人们这才纷纷起来。
天子走到台上,两岸的百姓虽看不甚清楚,但一瞧见着明黄色衣袍的人,便知道是天子,纷纷跪地,高呼起来。
天子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