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窑,他却手抖了。想把这个机会让出去,环顾西周大家都不愿意,都说是他该得风光,就该他来,其他人都不配。
让村长上,他也不同意。
村长倒不是觉得自己不配,他也手抖,他比赵林更害怕失败。老头子年纪大了,受不得这个刺激,还是看着赵林开,万一全是坏消息还有个缓冲。
赵林不仅手抖,腿也发软。当着众人的面,还要死撑着,表现出不在乎的样子。他擦了擦手心的汗,暗自祈祷一定要成功。
开窑后第一眼看到的是外观,全都是红色,颜色还均匀,从颜色上看来是成了。再随手拿起一块砖敲了敲,听声音也没问题。
此时的赵林心里己经有百分之八十的底了,还剩下最后一步检查工序,浸水不散才是真正的合格品,那个时候才敢说成了。
早就有人准备好了装水的木桶,每座窑前都放了一个桶,开完窑把砖放进去就好。有了第一座窑的打底,后面几座哪怕不成他也没那么担心。
村长和其他人也看不懂赵林的操作,他们只知道出来的砖是红色就是成了,至于还要泡水等一天一夜,那也肯定没问题。
赵林可不敢这样说,趁大家热情讨论的功夫,把剩下的窑也打开。一共西座窑,只有两窑成功,另外两窑应该是火候问题,未完全烧透,一座是黄心砖,一座是黑心砖。
这些砖粉碎后也可以重新再利用,只是没有现代化的粉碎工具,工作量太大,也不划算。倒不如便宜处理给族人,建房子不行,拿来铺路还是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