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雷劈下来把一群不要脸的君臣劈死了事。本文免费搜索: 看书地 kanshudi.com
可惜,贼老天不长眼,由着人们水深火热,实则无所作为。偏有人打上天的名号,还想从中得利。听听他们的话,是不是在指责嘉靖呢?
嘉靖有错,难不成他们这些当臣子的没有一个有错?
呸!一个首辅让底下的人做出构陷于人的事,他有多好朱福宁是不太相信了。
朱福宁对外头的人,名号和脸不太对得上,内阁的人员是谁她知道,也仅仅是知道。
推着门走出去,她才有机会把这内阁的人分别看清楚了。
听见脚步声,正在议事的一干臣子都站定了,包括另一端以黄锦为首的司礼监的人们。
不过,躬身的人们听着脚步停下,许久没有听见说话声,都按捺不住的抬起头,结果一看没把他们都吓着,怎么是朱福宁?
还是黄锦为首的司礼监的人反应快,躬身见礼道:“公主。”
这一唤把其余的大臣都唤回神了,也赶紧与朱福宁见礼,“公主。”
“嗯。”朱福宁应一声,缓步走了过去,“刚刚你们说天狗食日是为上天示警,你们对天狗食日所知多少?开口闭口示警,敢问示的又是哪门子的警?还有那一句想是做了什么才有上天的示警。依你们所见,谁做了什么事才让上天示警?”
别管是内阁的大臣,亦或者是司礼监的一干人都呆住了。
没有人想到会是朱福宁出现,与之而来朱福宁丢下这一连串的问题,直白得把他们都问住了。
倒是一门之隔的嘉靖乐了,对,就是这个样子,问问他们。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说法,臣等* 不过是据实而论。”好在有人反应过来,立刻扯出一面大旗,自古。
“自古。我记得关于天狗食日之事, 《春秋》中记载的有37次,你的古来自哪里?”朱福宁有所准备的,毕竟天象这个事,她也是在胡宗宪的指点下仔细看了一些,不巧,正是月食。
当听到朱福宁说出《春秋》记载关于天狗食日有37次时,一群人望向朱福宁的眼神不一样了。这种事也是朱福宁会关注的?不该啊!
“这......”对方再一次被问住了。
“方才有位道长问我知道天狗食日因何而来,我答日起日落,月亏月盈,于道法而言都属于自然,天狗食日也是一般无二。你们平日都是饱读诗书,不知道听途说,是为乱人心?身为大明股肱之臣,竟然也人云亦云?你们是想让天下人认定大明皇帝有过,亦或者想让他们认为大明的臣子有错?”朱福宁才不想管他们打什么主意,嘉靖让她按她刚说过的一番话就事论是,她照做了。
第52章 皆为明臣
但闻朱福宁拿了道法自然出来说事, 殿内又陷入了诡异的平静。
不能说朱福宁说得不对,尤其后面那句话。
非要扣到上天示警,他们认为这示警冲的是谁?是皇帝啊还是他们一个个的臣子?
不管哪一个都不是好事。
就这样还要继续扯下去吗?
想把过错归到别人的头上, 他们更应该考虑另一个可能, 或许这个错也会落在他们的头上, 成为要他们性命的一把刀。
“比起急于入宫追问谁人的过错,不知诸位大人想过如何安抚百姓了吗??”朱福宁继续丢出另一个问题,等着眼前这些朝廷重臣回答。
这时候严嵩躬身道:“臣已经命人安抚百姓,所谓天狗食日, 是上天对大明的警告,让我大明勿必小心外患。倭寇一再进犯,杀害我百姓。绝不能饶恕。”
别管真假, 至少严嵩站出来表了态,哪怕出了这个门他才去做, 他开这个口,证明他有心。
朱福宁不管了, 转过身朝门口的方向问:“父皇,福宁可有遗漏?”
“按公主说的去做。”嘉靖的声音传来, 一众臣子哪怕先前有所不满, 此时也不敢吱声了。
朱福宁既往门口的方向去, 不过, 在迈出门口时,朱福宁停下却并未转头的问:“夏首辅,听闻你认为我不配你得到的教导,福宁想了想也确实不配, 所以再过几天上课的事就不劳烦夏首辅了。你门下那位谭纶,我瞧着不错, 就让他代你进宫教一教我读书。”
谁也没有想到朱福宁会在这个时候道破此事,虽然眼前的这些人早在查谭纶的时候发现,谭纶最近往来的人是朱福宁。可是,一个公主而已,多了去的人不把朱福宁放在眼里。
如果可以,朱福宁巴不得安安心心的发展,架不住太多人不乐意。观他们行事,以莫须有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