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部分人则不解,白守礼这话说的,怎么像是在替白家开脱呢?
嘴上说儿子犯了大错,自己不配当阁老,但实际上仔细琢磨就能知道,对方话语里的意思分明就是在说那张品并不是幕后真凶,还说得振振有词。
比如那张品,一个商户,没有本事搜罗这么一大批入流高手为己所控,说起来还真有些道理。
这高手可不是好招揽的,特别是那些死士,那是一个小小商户能养得出来的吗?
若不是张品,那背后之人必定更厉害。
但能跟张品扯上关系的能是谁?
张品最大的靠山人尽皆知,那就是白敬新。
可这样一来,白守礼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这是要大义灭亲,让皇上去抓他亲儿子白敬新问罪?
当然了,还有更聪明的一批人听出了白守礼真正的意思,其中包括了皇上在内。
白守礼这番话分明就是在说,张品刺杀三皇子的事是假的,真正刺杀三皇子的凶手是谁?
要么没被找到,要么就是皇上并不打算找,只是想把这个刺杀皇子的罪名放到张品身上,借此对付白家罢了。
毕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些死士不是一个商户能够招揽得来的,张品就是个替罪羊。
至于是替谁替的罪,皇上并不在意,他只是想到这么一个借口罢了——
对白家出手的借口。
听懂白守礼这一层意思的人,都捕捉到了他语气里的怨气,皇上自然也感受到了,面上一片冷肃。
颜永业看了一眼皇上,又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白守礼,知道该到自己出场的时候了。
他眉头一皱,连忙上前就要去搀扶白守礼,嘴上说的话还格外动听,带着几分恭维的意思。
“白阁老这是做什么?这刺杀三皇子的罪人都拿下了,查案的事情自有大理寺去操心。”
“这张家一家老小都被下了天牢,那定是因为罪证确凿,哪里还有什么幕后之人?阁老年纪大,活的岁数长,恐怕是想太多了。”
白守礼没有理会颜永业,只是轻轻推了推他伸来的胳膊,面上一片沉沉。
“微臣所说,皆是发乎所感,那张品不过一个区区商户,哪有本事招揽这么多入流高手?这背后定有隐情。”
“微臣希望皇上继续深入调查,也是怕这幕后之人在京城继续行猖狂之事。这本就是臣子应尽的本分,怎么到了颜丞相的嘴里,反倒成了我老糊涂想太多的理由了?”
颜永业眼睛眯了眯,不过面上依旧是一派恭维的神色。
“阁老这话说的,下官可没那个意思,下官只是觉得阁老为大周操劳一辈子,劳苦功高,你要是有什么想说的,站着说就行。”
“皇上都惦记着你年纪大了,一生操劳,免了您的跪礼,可你如今非要跪下谏言,又是何必呢?皇上看着也心疼不是?”
颜丞相嘴上满是恭维,但话里话外分明就是在指责白守礼以下犯上——
皇上都给你免了跪礼,可你偏要跪下谏言,什么意思?是不是故意让皇上下不来台?是不是故意不领皇上的情,故意耍脾气?
以为跪下谏言,又说了辞官的话,皇上就能受你的胁迫,不追究白家的罪,不追究白家的人了?
都是聪明人,颜永业这话虽然委婉,但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
坐在高位上的大周帝,面色也闪过一丝不悦,不过还是对着台下的白守礼宽慰道。
“白阁老,颜丞相说的是,朕知道你一心为大周,一辈子忠心耿耿,你家里子孙众多,你若能一边管好公事,又一边兼顾家事,固然不错。”
“但人又不是神仙,再加上白阁老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哪能事事周到?也许是许多心思用在公事上,疏于管理家里的事,这才出了如此纰漏。”
大周帝言语似乎是在体谅白守礼,但明显就是在指责白守礼管不好家务事。
不是有句俗话——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连家事都处理不好,还能管好公事吗?
皇上还特意点出白守礼年事已高的问题,这意思是不是在说白守礼年纪大了,该退就退,一把年纪了,就不要再耍这么多心眼儿?
当然,皇上没有直接说出来,这些人也只能在心里如此猜测。
但皇上不高兴的情绪,大家都领会到了,而让皇上不高兴的是谁?
那自然只能是劳苦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