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的工作至关重要,关乎大乾的人才储备和吏治清明。希望你们能认真落实这些计划,为大乾选拔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接着,工部尚书也上前奏道:“陛下,新的一年,臣部计划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缮各地的道路、桥梁,改善交通状况;同时,兴修水利工程,确保农田灌溉,促进农业发展。此外,臣部还将鼓励民间发展手工业,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辰听后,眼中露出赞许之色:“这些计划都很好。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只有根基稳固,大乾才能繁荣昌盛。工部要尽快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程顺利进行。”
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抒己见,纷纷汇报了自己部门在新一年的工作计划。苏辰认真倾听着每一位大臣的发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最终确定了大乾在新一年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
早朝结束后,苏辰回到御书房,开始审阅各地送来的新年奏折。这些奏折中,既有各地官员对当地民生问题的汇报,也有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苏辰仔细阅读着每一份奏折,对其中重要的问题都做出了批示。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中午。苏辰放下手中的奏折,揉了揉疲惫的眼睛。这时,贴身太监端来了饭菜,苏辰简单地吃了几口,便又投入到了工作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乾各地都按照朝廷的部署,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各项工作。沿海地区,水师据点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新组建的水师部队在海上巡逻,确保了远洋贸易的安全。各地的文化书院也办得有声有色,学生们在书院里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品德和爱国情怀。
然而,就在大乾王朝稳步发展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了。在大乾的南方地区,连续多日暴雨倾盆,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洪水冲毁了大量的房屋和农田,许多百姓流离失所,生活陷入了困境。
苏辰接到灾情奏报后,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救灾事宜。
“陛下,此次南方洪涝灾害十分严重,百姓们急需救援。臣建议立刻调拨粮食和物资运往灾区,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户部尚书忧心忡忡地说道。
“臣也认为,应尽快派遣官员前往灾区,组织百姓抗洪救灾,安抚受灾群众。同时,要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帮助百姓恢复生产生活。” 工部尚书补充道。
苏辰微微点头,说道:“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此次灾情关乎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户部立刻筹备粮食和物资,尽快运往灾区;工部选派经验丰富的官员前往灾区,指导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礼部要做好宣传工作,稳定百姓的情绪。另外,朕决定从内库中拿出一部分银子,用于救灾和灾后重建。”
在苏辰的指挥下,大乾朝廷迅速行动起来。一批批粮食和物资被运往灾区,救援队伍也纷纷奔赴一线。在灾区,官员们组织百姓抗洪抢险,加固堤坝,转移受灾群众。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帮助百姓修缮房屋,恢复农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南方地区的灾情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百姓们在朝廷的帮助下,逐渐恢复了生产生活,脸上也重新露出了笑容。
然而,这场洪涝灾害也给大乾敲响了警钟。苏辰意识到,大乾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提高大乾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苏辰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套完善的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
他召集了工部、户部、礼部等多个部门的官员,共同商讨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方案。经过一番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最终制定出了一套详细的方案。
根据方案,大乾将在各地设立气象观测站,实时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同时,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足够的粮食、药品、帐篷等物资,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调配使用。此外,还将组建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方案制定后,苏辰立刻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各地纷纷按照朝廷的要求,建立气象观测站,储备应急物资,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乾的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建立起来。
在解决了南方洪涝灾害的问题后,苏辰又将目光投向了大乾的经济发展。他深知,商业是国家繁荣的重要支撑,只有商业繁荣,大乾才能真正实现富强。
为了进一步促进商业发展,苏辰决定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