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华一边走,一边介绍着这边的风土人情。
“你不是咱们本县的人,可能对咱们这边不了解,这条街可是原来有名的古街呢,咱们这个县城自秦朝的时候就有了呢,这个门楼都是自宋朝传下来的呢。”
老旧的门口确实有一些历史的风霜。
整条街也比主街看起来老旧一些。
街道上面铺的还是青砖呢。
两人走了没一会儿之后就到了一个小院前。
阮娇娇有些惊讶的看着这个破旧的小院。
徐国华看了她一眼。
“不要小瞧了这个地方,地方虽破,但人家可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在咱们县城可有名了。改革之后就被国家收编了。一开始只供咱们县城的,后来需求量大了,这老作坊就供养不上了,不过现在也在做呢。走吧。”
说着徐国华就上前去敲了敲门。
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谁呀?”
听到声音,徐国华连忙搭话。
“徐叔,是我。”
一听到徐国华的称呼,阮娇娇就疑惑的看着他。
这同名同姓,该不会是有什么亲戚关系吧?
徐国华嘿嘿一笑。
“这是我堂叔家,也算是有一些关系的。这一次你可算是赚了我堂叔家的这点心手艺,那可是宫廷里面传出来的。我只记得小时候吃过一次那个什么奶糕,软软的,吃在嘴里边奶香奶香的,可好吃了。”
只可惜再后来就没怎么吃过了,物资严重能提供给作坊的材料也是有限的,那些贵价的点心当然是做不了的。
木门吱呀的一声打开了。
一个精神抖擞的老爷子,笑眯眯的看着他们。
“你这个馋嘴猫,小时候吃过的东西还都记到现在,那时候啥都能买到。现在牛奶都可难买了。”
说着目光看向了阮娇娇。
“哟,这是谁家的闺女?长得挺俊的呀,也没见过呀。是你们家小子的对象吗?”
徐国华连忙摆了摆手。
“叔,你说啥呢?这是我们供销局新来的一个小丫头。她想找人订购一批点心,我这不是想起你来了吗。她提供材料,咱们这边只做就行了。工钱什么的你们自己商量。”
徐老头一听到这话,都是好奇的看着阮娇娇。
“小丫头你给谁家订购呀?有采购单吗?”
这个吗?
“咱们这边都能做什么点心呢?我想先看看名单再决定。”
既然是从宫廷传出来的老手艺,那自然会的样数就多了。
也就不拘泥之前想的那几样点心的品类了。
品类当然是越多越好。
徐老头倒是眼高了一寸。
“小丫头说话倒是挺傲气的,老头子我会的品类多的很,就看你拿不拿得出原材料了。”
阮娇娇一听的话就眼睛发亮。
徐国华这时说道:“要不咱们进去说吧,站在这也不太好呀。”
说完给徐老头递了一个眼色,徐老头后退了一步。让他们进来了。
小院里边倒是收拾的干干净净的,院子右侧堆了一个烤炉,用泥和砖块砌的炉子,旁边是一个大蒸笼。
青石板铺着的地面也扫得干干净净的。
有个老奶奶从屋子里面出来了。
手在围裙上擦了擦,看着徐国华。
“华子来了,顺便在这里吃个晚饭呗,咱自家地里边种的黄瓜可水灵了。”
说着目光也落在了阮娇娇的身上。
“呦,这是谁家的闺女呀,长得这么俊俏滑的,是你家儿子的对象吗?”
听到再次被误会了,阮娇娇连忙解释道:“不是的不是的,我只是供销局的新员工。是过来谈合作的。”
老奶奶看了他们一眼,又看了自家老头子一眼。
“快坐快坐。”
说着拿了板凳出来招呼大家坐下。
徐老头倒是有些好奇的看着阮娇娇。
“一般订购点心都是大批量的,我这地方你也看到了,也产不了多少东西的,怎么不跟城北那个点心厂合作呢?当时收编的时候,我把所有的方子也交给他们了,他们能做的。”
当时国家要收编,需要把房子交出去,他二话不说就把方子交出去了。
不过这么多年城北点心厂里边能产出来的也就那老三样,核桃酥鸡蛋糕,小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