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天色大亮,就在众人回到就在众人回到刚刚的突击战场,准备打扫战场的时候。
只见对面烟尘四起,明显是吐蕃人的大部队赶到,而且看规模绝不少于两万人,众人不由脸色一变。
而这时,众人根本就来不及破坏藤桥,就在众人即将绝望的时候,李雄下马,一人向着藤桥走去。
回头说道:“留下一队人马打扫战场,照顾好伤员,其余人员跟我去会会吐蕃大军,有我在,今天吐蕃人就别想过藤桥。”
众人见李雄如此的淡定,也慢慢的放下心来,自觉的分出一部分人打扫战场和照顾伤员,其余人员则是下马,跟上了李雄的步伐。
所以说有的时候将是兵的胆,所以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而现在有李雄这头猛虎带领,麾下的众人也表现出了英勇的气概。
因为众人明白,如果放吐蕃大军过桥,就他们这点人绝对十死无生,只有死死的守住藤桥,不让敌军过桥,才能有那么一线生机。
李雄看着眼前仅能并排三人通过的藤桥,不由得笑出了声“今日就让我等,让吐蕃人看看大唐陌刀军的厉害,留名青史就在今朝。”
众人随李雄一直走到藤桥2/3处才停下脚步,而这时候,先前被杀溃的吐蕃先锋,也已经和刚刚赶到的吐蕃大军会合。
因为隔得远,也不知道对方说了什么,但是只见溃散的人中数十人被当众斩杀,李雄知道这应该是,吐蕃将领杀人立威。
随后溃散的吐蕃军队先锋,被集中起来,再次向藤桥攻来。
吐蕃大军见唐军居然不逃跑,反而主动前来,看见打头的是李雄,也是引起一阵骚动。
而这些被李雄杀怕了的溃军,明显犹犹豫豫不敢上前。
然而,一阵箭雨,又是数十人死在箭下,彻底打断了他们撤退的念想。
此刻,终于有人鼓起勇气向李雄他们冲来,见此情景,李雄笑了,这藤桥最多可供三人通过,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战场。
李雄笑着对身后的众人道:“兄弟们,看我如何杀溃他们。”
说完别提起陌刀向敌军砍去,很快,场面再次血腥起来,李雄仗着自已无双巨力,但凡中刀者无不是一刀两断,或是直接被削首。
很快,便杀到了桥头,后方还没有上桥的吐蕃溃军再次一哄而散,无论对方将领如何呵斥,也毫无效果。
溃散的吐蕃士兵,仿佛有恶鬼在后边追赶一般,不要命的向已方阵营跑去。
吐蕃将领见此情况,直接命令手下将溃散的众人直接射杀,没有让他们冲击自已阵型的机会。
这时,吐蕃领军大将上前观望,只见唐军为首之人,身材魁梧,手持陌刀,站在桥头威风凛凛。
而李雄直接抬起陌刀,挑衅意味极其浓重,对方受到如此挑衅,吐蕃领军大将开口道:“谁去斩了对方?奖励牦牛十头,奴隶100官升一级。”
听闻此话,立马有人从吐蕃军中冲出,结果不出一个回合,被李雄斩于马下。
李雄再次抬起磨刀挑衅对方,立马有人从阵中跃出,但是结果同样被李雄轻松斩杀,一连三次敌军未能撼动李雄一步。
三次出战未果,明显引起敌军一阵骚动,这时,吐蕃领军大将上前问道:“守将可是大唐李嗣业将军!”
也不怪他认错人,李嗣业身高七尺,李雄也接近这个身高,再加上都使用磨刀,而且都魁梧有力。
李雄高声答道:“对付尔等土崩瓦狗,何须李嗣业将军出手,我乃李雄是也,是将军麾下一校尉。
尔等想踏过藤桥,先问我手中的陌刀,今日有我李雄在此,你们休想踏过藤桥一步。”
吐蕃将领看着李雄,以及身后的藤桥和三百士兵,直接下令箭雨洗地。
李雄见对方弓箭袭来,不得不退回藤桥中段,让手下则直接退回已方桥头,只留自已在藤桥上与对方对峙。
看着箭雨袭来,李雄挥舞手中磨刀,将箭雨纷纷拨开,虽说仗着自已的光明铠甲,和大成的横炼十三太保金钟罩,这点箭雨根本伤不了自已。
但是过早暴露给敌人知晓,也不是上策,毕竟兵不厌诈,乃是制胜的重要手段。
箭雨刚落地,便见吐蕃将领一挥手,一队人马便直接向藤桥杀来,从吐蕃士兵的身上的装备来看一看,就是吐蕃精锐。
只见一员,身材魁梧的吐蕃将领,冲锋在前而身后的吐蕃士兵见状,士气大振,跟着主将一起冲杀过来。
很快双方短兵相接,瞬间杀得难解难分。李雄的陌刀挥舞起来虎虎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