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林如海前往陜西之后,朝廷新任的户部尚书并没有比林如海更有能为,但是这次终於换了九皇子一系的人,九皇子也算得偿所愿。
当年年底,平安州民乱,北方鞑靼趁机犯边。
这让隆华帝想起了自己刚登基那年,也是鞑靼犯边,彼时的北疆候是个草包,还好平安州节度使贾代善骁勇善战,驰援平安州打退了鞑靼军。是以八公后代,其馀七人都是降等袭爵,唯有贾代善袭的依旧是国公衔。
这次平安州民乱,贾宝玉能征善战,屡立战功。鞑靼犯边,隆华帝想起旧事,依旧是调遣平安州守军驰援。
又因宝玉是荣国公嫡孙,连长相都有几分相似,且亦是能征善战的。隆华帝觉得宝玉乃是上苍庇佑,派遣荣国公回来相助自己的。便授宝玉北征左先锋,独立带大军三万,必要时候可不听元帅调遣。但和平安州节度使一起驰援北疆。
而林如海前往陜西,一路也并不顺遂。
人被逼到绝路,总会铤而走险。管你多大的官,只要你劫来钱粮,便会有无数落草为寇的难民前赴后继。
好在五义镖局这些年不但攒下了不少身家,也积攒其他实力,其中便包括严密的情报网和走出来的安全通道。即便如此,林家一行也有所伤亡,才平安到了西安。
关中平原欠收,陜西民情可想而知。林如海到了西安的当天,就被人围了巡抚衙门,要求开仓放粮。
现在整个大灵朝都缺粮,就是天王老子来了西安,也派不出粮食来。至於百姓,现在恨不能从哪里刨出一口吃的来,有谁有空在这里围困巡抚衙门。今日凡是能来的,都是有消息渠道的,而且也不缺那口吃的。
黛玉骑在马背上,瞧了一眼眼前黑压压的人群,其中一个瘦高个正在卖力的吆喝,说什么朝廷平日只知道苛捐杂税,遇到天灾人祸却从不为百姓着想,从不赈灾,不但如此,还派了一波又一波的官老爷来,来一个剥大家一层皮。这次来了新巡抚,又是来压榨大家的。
那瘦高个口才不说,中气也足,现在群情激奋,眼看就要开始冲巡抚衙门。本朝巡抚配有三千绿营军,其馀兵马在总督手上。三千兵马应付眼前的状况自然不成问题,但是黛玉得搞清楚这些人背后受谁指使。
略思忖,黛玉取过弓箭,一箭射出,正中一人咽喉。
瘦高个煽动的话语说到一半,就听见人群中有人尖叫。那个一直给瘦高个下令的指示的人却连惨叫都没发出,捂着脖子又是震惊又是不甘的缓缓倒下。
鲜血从指缝中汩汩流出,那煽动人群的瘦高个也慌了神,连忙跳下来,钻入人群不见了。
人群里顿时炸了锅,有人大喊官老爷屠城了,快跑啊,场面一片混乱。
黛玉打了令旗,林如海所带的三千绿营军立刻控制了局面,不许现场的人四处乱窜传递恐慌。这些个人本来就是故意来闹事的,仗着法不责众也有恃无恐,但真见了血,反而害怕了,惟恐场面不乱的一群乌合之众纷纷闭嘴,声音越来越小。
这些人受人指使,知道林家人丁稀少,林如海又是个久病体弱的,便有恃无恐。谁知道那个貌若天仙的小姑娘好生厉害,竟是擡手杀人,一箭封喉。
这次白玉堂和谢隐都没跟着来,万事需要黛玉自己调度,因而黛玉准备得十分充分。而且黛玉还有五义镖局的令牌,即便现在镖局关了,这些人却是极靠得住的,现在黛玉手上有最可靠的情报。
至於被黛玉射杀的那人,其实才是这群人里发号施令的人,黛玉眼力出众,看出那瘦高个每次激情演讲完一段,都会瞧向一个方向,似乎得了指示才会继续,黛玉观察了好一阵才出手,果然一击得中。
陜西总督府内,总督叶升一脸悠闲的坐着喝茶,他下首坐着个文士打扮的人,是叶升的侄儿叶全,这人有几分机智,也叶升做了谋士。
叶全道:“伯父不必担心,那林如海虽然探花出身,素有才名,但到底是被贬到陜西,不知道多少人想踩上一脚。他就算来了,这陜西地方大权也落不到他手上。”
叶升道:“巡抚衙门那场戏估计也唱得差不多了,走,随本官去卖给林如海一个面子。”
叶全起身跟在叶升身后,脸上带着奸笑。
原来,林家面对那场民乱正是叶全策划的,为的是给林如海一个下马威。
本朝实行总督丶巡抚共治地方;总督掌兵权,巡抚管民生。叶升在陜西当了多年的土皇帝,可以容忍一个草包巡抚,却不愿意接受林如海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