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褐
【基础属性】
姓名:李时居
政略:88
军事:68
声望:188000
立意:在服务大局中激发使命担当
很好,连数值都在说着“一路发”。李时居望着六位数的声望值,心中比陈定川请她大吃大喝一顿都要甜蜜蜜美滋滋。
午饭后的雾霾叫人烦躁,劝退了外头那些准备送礼的人,正好给了李时居偷溜回仁福坊的机会。临走时云氏非要叫她带走两只鹅,说是李家的传统习俗,只可惜这么多年来从没有派上用武之地。
於是新科状元如做贼般,提溜着两只肥硕的腌鹅爬上马车,然后一路东拐西藏地回到仁福坊小院中。
枫叶荻花望着腌鹅连声叹气,在李时居的带领下,他们一直以健康饮食为标准,平日多吃新鲜瓜果和蛋白质,腌渍的肉类极少触碰,只是夫人盛情难却,却苦了他们这些干活的下人。
“咱们连半只都吃不完,剩下的要不就分给邻居吧。”李时居苦恼地按了按眉心。
“这能行吗?”枫叶忧心忡忡地问,“喜气都给分出去了,夫人一定不乐意。”
荻花也头疼,“姑娘,要不咱们还是留着自己吧?”
李时居转头望见案上的朝服,过两日就得进宫上表谢恩,叹气道:“先放着吧。回头再说。”
新科进士入朝当日,还要去国子监参加释褐礼,这就意味着这一届监生正式毕业了。
他们将从书生士子过渡到官员,几日后内阁和翰林还会举办馆选,以确定能否留在翰林,是在京还是回乡。
李时居虽然也得参加馆选,但是他已经被赐予从六品的翰林修撰,是以这次考试就是走个过场,而那一天的重头戏,则是下午在孔庙举行的释褐礼。
作为国子监的风云人物,李时居觉得自己怎么也得给母校一点回馈,将好运传递给学弟们,如果最好能早日改革,再招一批学妹那就更好了。
国子监前几年只出过探花郎薛瑄,上一个状元可能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了,大夥儿的传统是出钱给教谕们增添膏火,或者出力,为藏书楼编写几本新书,比如薛瑄就是将他的《探花笔记》增删后给国子监捐赠数本。
实用主义者李时居认为给钱当然是最佳选项,不过这样一来,就显得没什么记忆点,不能显现出她连中三元李时居的独特风采来。
——送点什么好呢?
她抱着双臂在院中溜达,眼軲辘一转,不由想到了国子监馔堂。那很有改进空间的饭菜,以及不知道和崔靖发展如何的思卉姑娘。
“荻花啊。”她点了点地上的两只腌鹅,“明儿去把它们送到国子监馔堂,就说我给同窗们加菜了,祝他们早日腾飞。”
她自然不能让枫叶去面对修罗场,但是荻花眨巴着圆眼睛,傻乎乎问:“就两只,够吃吗?”
枫叶无情嘲笑道:“状元送的,自然贵重,一人能分半筷子就够了,难道还真给没人添上一碗呐?”
李时居给枫叶比了比大拇指,自从下定决心与崔靖一刀两断,枫叶这姑娘越来越有脑子了,说话毒舌又精准,甚至很有些做营销官的天赋。
展眼就到了进宫上表谢恩的日子,李时居换上朝服,堂堂正正於卯时前走进皇宫。
奉天殿上,作为领头的状元郎,她不仅脑子好使,学问深厚,而且谢恩表又写得文辞优美丶情深意切,带领众进士跪拜时,风姿优雅,仪态俊俏,叫众人好生羡慕——李慎家中竟然走了大运,冒出这么个颇有前途的少年郎。
大夥儿看看李时居,看看李慎,再看看站在第一排的陈定川,又明白了——武德侯这一介武夫的模样,还是李时维更像他些,状元郎嘛,举手投足宛如第二个三殿下,看来能冒头拔尖,其中少不了三殿下的功劳。
於是往川庐递名帖的人又多了起来,甚至有两位尚书在散朝后拦住了三殿下追逐状元郎的脚步。
“殿下请留步!”刑部尚书师明亮先拱手,“我明日於府上设宴,请殿下务必亲临……犬子师文耀如今正在大理寺挂职,臣知殿下於刑狱上颇有心得,若能指点一二……”
“今年的进士里,我看中好几个,想让他们进六部而非翰林院。”吏部尚书谢启正不容分说地添上一句,“殿下,我知道您下午还得去释褐礼,明晚,明晚我在金缕衣等您一起商议!”
“三殿下,中午就在司礼监用顿便饭再走吧。”掌印太监童子昂也掖着手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