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女配手握帝师系统(科举) > 考校

考校

考校

李时居烦闷地闭上了眼。

大概是现在身上带了四个技能,她有些应接不暇,再加上这个“斗酒诗百篇”还没真正尝试过,竟然忘记要喝酒这个重要前提了!

但是眼下正在考场上,上哪儿去弄一杯佳酿呢?

别说找个要如厕的借口溜出去,只怕真钻进过国子监馔堂,也找不出一坛酒来。

毕竟那是专供监生和教习吃饭的场所,大夥儿都很自觉,绝不饮酒,馔堂已经许多年没有贩卖酒水了。

行吧,事到如今,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写诗从来不是她的长处,盯着“月过楼台桂子清”这七个字,相看两厌。

最后决定了,从“清”字这个平水韵脚入手,先把相应的字眼都挑出来,然后再回想前世背过的古诗词中,有没有类似韵脚的句子。

反正缝合在一块儿,抟成一首四不像的五言律诗,差不多就行了。

主意敲定,她在草纸上写下“鸣”“行”“情”等几个大字,思索片刻,在巡考助教震惊的眼神中,往答卷上誊几行句子——

“月下楼台迥,氤氲一气清。”[1]

“金闺步玉京,沧海见高情。”[2]

“惊回千里梦,寒蛩不住鸣。”[3]

“观处犹惆怅,经年万里行。”[4]

助教在李时居的桌案前站定。

他在国子监教这么多年书,从没见过有人如此作诗,但这诗读起来嘛,平仄格律上全然不对,但竟然挺有气韵。

李时居被这么直白地盯着,也没有半点别扭。

她秉持着林妹妹的至理名句“不以词害意”,自认勉强算是应付过此题,再往下看,就只剩最后一道算学题了——

这也是一首打油诗,诗云:一百馒头一百人,教谕三个更无争,监生三人分一个,阖监上下各几丁?

李时居看到题目,差点儿没忍住,笑喷出声来。

——太损了!

陈定川这是在揶揄教习们在馔堂里吃得太多太好了,导致监生们去晚了,只能三人分食一个馒头吗?

她擡眼偷看巡考助教的脸色。

果然,那几个助教看见题目,神情都有些尴尬,将目光岔去一边,摆弄衣袖上写字磨出来的补丁去了。

李时居垂下眸子,趁着无人注意,在纸上偷偷列方程。

有了现代数学的底子,这道题实在是太简单了。

只要设教谕有x人,监生便是一百减x人,那么方程便是3x+1/3(100-x)=100。

所以教谕二十五人,监生七十五人。

李时居得意洋洋地在题卷上写下结果,随后检查了一遍,交卷离场。

那边监生们离开堂室,陈定川便带着司业们批改考卷。

国子监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光是李时居这一批,三个堂加在一起,就有八十馀名监生。

每人都答了三道题,若要保证第二日列出排名,还要再三审阅过,并誊上彩榜,只有挑灯夜战,才能完成。

陈定川按照各考官的专攻术业,让他们分别改题。

王仪主抓第一道策论题,崇志堂的堂长包温书改帖诗题,他自己亲自看算科题,崔墨做最终判定。

至於别景福,经过上回李时居背《大邾律》之事后,陈定川和崔墨越发觉得此人人品不可靠,担心他在考校中公报私仇,便不让他参加阅卷了。

夜黑灯稀的时候,崔靖从隔壁厢房拿过来一沓试卷,前两道题均已改过,最上面的一份,恰好写了李时居的名字。

他看着卷上字迹,微微有些发楞。

印象中李时居的字写得不算差,但也绝对算不上好,她的字秀气有馀,端正倒是很端正,但是与其他国子监生比起来,绝对算不上突出。

可眼前这份试卷,甚至可以称得上浑厚端庄丶淳淡婉美丶自成一体。

没有几十年苦练的功夫,是绝对写不出这样字迹。

难道是看花了眼吗?

陈定川揉了揉眼睛,重新翻看姓名和卷面。

名字是李时居的名字,头一道四书经义题切入点独特,虽只有三百馀字,但是结构精巧完整,用笔短而精炼,确实是李时居的行文风格。

连向来要求苛刻的王仪都给出了头名的评价。

再往下看,那首五言律诗的格律全然混乱。

他粗略读了一遍,能读出诗中自有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