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封王
四皇子之事还没有完也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由四皇子引发的一场大地震正在京城上演。
四皇子往日与京城众家来往密切,而这里面有不少是牵扯到太子案的。
四皇子府内的众人皆知大势已去,他们难逃一死,但还是希望能放过他们的家人一马,因此个个没有什么隐瞒,李崔望作为太子一案的直接参与者,秋后斩立决不用说,可有些人还是希望太子能网开一面便知无不言。
这一下子可不得了,京城十家有六家都与四皇子有牵扯,其中帮四皇子做事的竟然就有两三家,一下子弄得京城人心惶惶。这些大臣有的想进宫求求情,可皇帝现在昏迷在床,一切事务由太子负责。太子显然没有放过他们一马的意思,反而命令傅恒严加审问,对於只是与四皇子走得近的人,只是略施惩戒,而那参与其中的,是绝不放过。
京城众家,哪个能保证自己清清白白,谋财害命的,夺人土地的的一查一大把。
太子看着属下送来的密报,气得把杯盏摔在地上。
“瞧瞧这一个个的,这大齐是从根处就坏了呀。”那可不是,要不也不会前世建朝不过几代 ,便被蛮夷灭了国。
天灾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齐还是毁在自己人手里,还是人祸啊。
历史又巧妙的转了个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决定扭转了前世腐朽的大齐,使这沧桑的王朝擦净了身上的尘埃,逐渐透出一丝光亮来,那,是新生的希望。
太子显然没有饶过他们的意思,古之为君者要“仁”,太子学的分毫不差,可还有句话叫以杀止戈,哪怕手执屠刀,只盼盛世清明。
“有牵扯的,全部严查,管他是我哪个祖父的哪个亲戚 。”太子这是少见的发怒了,属下心中一凛,忙不叠去办事了。
京城一派鸡飞狗跳的景象,无论是朝廷重臣还是皇亲国戚,只要是做了那为非作歹的是一个不落。
参与谋害太子只能说被贪欲迷昏了脑子,想迫切的拥有从龙之功,这一下子可别说功劳了,命都要保不住了。
而在这些人中,成国公府赫然牵扯其中,於是,该抄家抄家,该收监收监,偌大国公府,败落一夕间。
荣轩接到京城的密报说成国公府被抄家心里一点都不意外。
“我那叔父两辈子了都没学的聪明过,愿他下辈子做个聪明人吧。”荣轩笑了一声,缓缓把那密报放入炭盆点燃,火红的火苗跳动着,衬得那张脸越发肃穆,令人不敢直视。
从这一刻起,今生与前世彻底脱离,那就像一个不太好的梦境般,随着灰烬而湮灭。
而荣轩也终於从这灰烬中重生。
京城里的帐在一笔笔地算着。前世今生,终於彻底分割,对於荣轩来说,前世的仇已了,而面对这辈子自己何尝不是变了许多呢。
荣轩在沂州亲自带人出去观看地势寻找合适的地点。他每日异常繁忙,他的足迹几乎要遍布整个江南。
而一座座水利工程也在荣轩的努力下建成了,源源不断的粮食衣物,被捐献到江南的灾区,沂州青州等重灾区都开始了重建工作。
百姓虽然为逝去的人心痛可生活总是有希望的,人总是这样,只要你不让他活不下去,他们总有无限的希望,不会被打败。
两年时间匆匆而过。
江南局势愈发好转,京城皇帝因为身体原因一直静养,不理正事,太子虽没有登基,却已同皇帝无疑。
在各方的努力下,太子又派了更多的人前往江南,势必江南的水患给彻底根治。
荣轩带领着人在江南修建了一座座的水利,抗击水灾。江南的百姓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在江南你可以没听说过当今皇帝的岳父是谁?你势必会听过两个名字,一个是顾家,另一个便是荣轩。
顾家给予江南百姓是实实在在的好事,他们在江南修建了多所书院,号召商会筹集灾款。而江南的百姓对荣轩则是更有好感,虽然荣大人面色严肃,不爱说话,但这才是干实事的嘛。不少江南的达官显贵甚至想把女儿许配给荣轩,可都被荣轩婉拒了。
可是只有亲近的人才知道荣大人在外面色严肃,好似不近人情,可每日晚间都会写信给一个小姑娘。面带微笑,与白天判若两人,属下都不禁怀疑,英明神武的大人是不是换了个人。
送书信的官差都知道,从荣大人府上出去的信是最多的,每日不落是给京城的顾家,偶尔的是当今的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