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否认:“不会啊!打印出来的美则美矣,没有灵魂。”
哆咪一脸困惑:“什么是灵魂?”
叶澜初:……
呃,说的时候脱口而出,没机会仔细揣摩用个什么法子才能让四岁小朋友听得懂哈!
不过哆咪并不纠结这个问题,她已经明白妈妈夸她涂的颜色比原图更美啦。
所以片刻后,当她完成,美滋滋地过来让妈妈给她拍照时,还问了一句:“妈妈,需要我教你吗?”
叶澜初:“……哈哈哈好呀,那我太荣幸啦!”
给哆咪拍完照,叶澜初顺手将照片发到朋友圈,描述了这件事,然后感叹道:“顷刻之间,从毫无自信到自信爆棚,这跃升全在旁人的只言片语间。从红透半边天的明星到普通孩童,大多数人都不能免於这一点,他人的评价太重要,一言地狱,一语天堂。”
这条朋友圈刚发送,王潇婷的评论就来了:“妈妈的评价尤其重要!”
这一刻,叶澜初忽而醍醐灌顶。
她曾经自厌自责,为什么活得那么谨小慎微,那么看重别人的评价,整个中学阶段,她为此付出了多少情绪代价呀,有时她也偷偷怀疑,自己是不是因此而苛责了穆思君,让他承受了过度而并不公平的后果?
尤其是对於她与徐霈阳早恋的事,妈妈的批评是压在她身上多年的大山。即便后来她觉得已被徐霈阳治愈,彻底走出了那片阴影,但懊悔一直还在的,或者说,替代原来那片阴影压在她心头的,就是这懊悔。
她总是忍不住想,如果她能不那么在意世俗的眼光和那件事,那件妈妈从来没再提过丶恐怕她老人家根本没有女儿以为的那么在意丶并且早就淡忘的事,那不但自己能活得轻松很多,也说不定,说不定根本就不会伤害到徐霈阳呢?她如果能再多一点点的智慧勇敢与胸怀气度,像徐霈阳那么坚定坦荡,就算搬到了市里也一直与他偷偷通信丶放假时都趁回老家探亲与他见面呢?那样会不会更美好,很多没必要的痛苦都不必去经历?甚至,她也不必为了那么介怀妈妈而母女疏离,妈妈伤害了她,她又何尝不曾伤害妈妈。
但就在此刻,她终於释然。
人就是生活在人群里的,对於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人的目光与评价就是很重要,父母的看法与态度更为重要,这种介意是一个中性的特质,是社会性中一个客观存在的心理规律,并不能简单等同於软弱没用地被规训。
而那些痛苦也都是经历,你现在觉得没必要,是因为你顶住了压力,突破了它,终於站在了更高更开阔的境界里,如果没有那段必经的路,你也不见得就能到达这豁然开朗的天地。
从另一方面来说,不也正是因为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她才那么努力,拼命想要证明自己清白无辜,纯洁无暇,也才终於成就了这么好的一个自己吗?
母女俩说说笑笑间,徐霈阳讲完电话回到客厅,而在厨房里忙活的阿姨也叫开饭了。
哆咪坐在宝宝椅上,阿姨和叶澜初坐在她的两边,徐霈阳坐在她的对面。
这种排位方式并不是因为爸爸就不需要照顾宝宝,事实上此前相当一段时间里,吃饭时坐在哆咪旁边的都是徐霈阳,因为要训练哆咪独立吃饭,三个大人当中爸爸是最坚定的,对小朋友的邋遢忍耐度最高,叶澜初和阿姨则为了眼不见心不烦,都躲到更远的位置上去。
如今四岁的哆咪自己吃饭已经训练得很好了,叉子勺子筷子都给她准备好放在旁边,她爱用哪个用哪个,实在都不顺手的,就用手抓也行,反正吃饭前已经把手洗干净了。
吃饭时,她要添什么菜,如果离得远够不着,她就会说一声,大人视情况添给她,或者把盘子挪过来让她自己添。
这一次,一切一如既往,用餐进行得顺利妥当其乐融融,大人孩子都轻松。
只是哆咪一边吃一边看着在不时给妈妈添菜丶还帮她拆下肉挑掉葱姜蒜丶有时甚至直接喂到她嘴里的爸爸,这虽是家里的日常,但又长大了一点的小家夥突然有了新的思考:“爸爸,为什么妈妈都那么大了,你还照顾她吃饭,我这么小,你就不照顾我吃饭了呢?”
一旁的阿姨立即抿嘴憋笑,而徐霈阳一边熟练地给叶澜初挑鱼刺一边坦然回答:“因为你妈妈是我老婆呀,宠她是我的责任,宠你不是我的责任,教育你才是我的责任。不是说爸爸只爱妈妈不爱你啊,你们两个都是我的最爱,但我这辈子只能宠一个女人,所以只能是你妈妈。我知道我能陪你妈妈到最后,我能宠她一辈子,但我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