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就这样无法自持地放任自己开始回忆,叶澜初慢慢地想起了更多往事。
真诚善良,干净挺拔,清新随和,没有那种张牙舞爪的幽默,但对所有玩笑都从善如流应和得体,待人是最得体的关切——穆川身上的点点滴滴都是最戳少女心的,原来叶澜初对他之难以抗拒,尽在情理之中,或许算得上是命中难逃的一劫。
而叶澜初还意识到,其实穆川在学术上也有闪光点,年少时的暗恋里所必不可少的崇拜成分,她对他是有的。
他计算机很强。
这当然不奇怪,计算机系教授的儿子,耳濡目染笨鸟先飞,怎么都比当时大多数可能连计算机都没见过的同龄人强;但因为大家都从小学习数学,所以他数学方面就没体现出什么过人之处。
叶澜初上初一时,正是刚刚从县里迁来这座城市,她还带有一点关於出身的自卑与惶恐,第一次上微机课,别人都坦然,她则十分不安,担心人家都学过就她没学过,落后事小,丢脸事大。
好在事实证明,除了穆川这样寥寥几个用过电脑的,其他同学也都是第一次上机,都得跟着老师从零学起。
坐在叶澜初旁边的是穆川,初一的计算机入门对他来说绝对是多此一举了,但他也老老实实来上课,倒是造福了叶澜初。
大家同样在按照老师的指导慢慢吞吞磕磕绊绊地学打字,叶澜初有穆川陪,便得到了许多照顾。穆川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一边教她一边给她讲自己小时候在家玩电脑的趣事或糗事,叶澜初听着有意思,枯燥的指法练习也就不显得那么无聊。
她几节课练下来,打字速度在班上所有初学者中怎么也是数一数二的了,穆川得意地到处宣称她是他的徒弟,但他并不吹嘘是自己教得好,而是真诚地强调:“叶澜初脑子太好了,聪明的人做什么都聪明,学东西好快!”
在经历了整个小学放眼望去一茬一茬大片大片都是没什么风度丶像徐霈阳那样凤毛麟角敢於明着对她好但自身条件又不出众的男同学之后,遇到这么绅士风度的一个男孩子,要叶澜初不对他顿生好感,那就不正常了。
——
叶澜初回到宿舍,她刚才说是去拿信,姐妹们都知道,於是随口问了句“谁的信呀”。
对这些姐妹可没必要遮遮掩掩,叶澜初告诉她们:“一个初中同学,后来去了美国,从美国寄来的圣诞贺卡。”
“哦。”果然,她们虽然听着艳羡,但也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从国外来的信啊,那肯定很波折,不能直接送到宿舍再正常不过了。
叶澜初顿了顿,有些犹豫着说:“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信,得去问邮局吧?”
王潇婷点头:“嗯,或者你有认识的师兄师姐,尤其理科院系的,问问他们,很多人大四都在忙出国,他们往国外寄申请材料都有经验。”
叶澜初点点头,还是有些迟疑。
她再看看那个在信封下方写着的陌生格式与单词,这是穆川的确切地址吗?按照这个写就能保证寄到他手上?
饶是她英语成绩骄人,到底是没跟国外通过信,毫无经验,身边一时也无人可问。
——
在穆川之后,穆思君也曾指导过叶澜初计算机。
说到那次他们俩一块儿掉了队,比其他同学都更晚到达地矿研究所,本来全班人看着他们俊男美女并肩走来的画面,起哄声都在舌尖上了,不料离近了些,居然看到他们俩神情严肃,再一耳朵听过去……
什么啊!居然在讨论洋流气压积雨云???
当时还没有图文不符这个词,但那情形确实就是这意思了,最浪漫的形式包裹的却是最无聊的内容,切~~~
叶澜初和穆思君就此心照不宣地意识到,原来只要谈的是学习,那么就算俩人是单独在一起,那也大体安全。
那就太好啦,反正他们俩只要能多说说话,内容根本不需要是小情小爱,而是什么都可以!
高一是他们整个中学时期有计算机课的最后一年,而此时他们也早已脱离简单打字丶操作office软件的阶段,开始学习编写最简单的小程序。
老师大多数时候让他们练习的是写代码画图形,包括形状,位置和颜色,叶澜初每堂课认真记笔记,按照笔记上的示例写出来,确实成型当然很有成就感,再稍微变变数字,能调个颜色大小位置,就是她的极限了,像穆思君那样能轻松画出一幅完整图画,什么房屋树木太阳河流等等都有,位置比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