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时间已经不早了,杨宗伟赶到郊外,看到杨传武正等着杨宗伟。
“传武,回来了?” 杨传武看到杨宗伟,非常高兴,“宗伟叔,回来了。” “昨晚上没啥事吧?” “没啥事,也没走错路。” “不错,你在这等我俩小时,九点钟我就过来了哈。” 杨宗伟赶到纺织厂,趁着没换班之前,打扫了厕所。 每个厕所坑里,还剩了大约四分之一,估计明天就能清空了厕所。 可以让职工们歇一歇再拉屎,杨宗伟也决定明天跟着杨传武回去歇一天。 主要是想媳妇了。 重生而来的杨宗伟,对白秀英特别迷恋。 送走了杨传武,杨宗伟又去了沂河桥。 杨宗伟一到,立刻就被人围住了。 “同志,还有收音机吗?” “对,对,我也要个戏匣子。” 杨宗伟笑道:“今天不光有收音机,还有留声机和录音机。” “还有录音机?快打开我看看。” 杨宗伟先拿出了两台录音机。 因为没有电源,所以没办法试听。 但没有一个人怀疑杨宗伟带来的东西有问题。 这个年代的人都实诚,一般不会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 “同志,多少钱?” “这台一百一,这台一百二。” “这么贵?” “一台新的要两百多。” 旁边有人帮腔说道:“手里有票都买不到,听说光排队就要排两三个月。” 杨宗伟说道:“我听说咱们整个沂蒙地区的录音机不超过五百台。” “这么少?” “是啊,就是这么少,一百一,真心不贵了。” 刚才问价格的人,果断的闭嘴了。 一台录音机,是一个普通工人几个月的工资。 有了录音机,还要买磁带,一盘磁带就要好几块,一个月的工资买不了几盒。 “一共就这两台,卖完了就没了哈。” “同志,能不能便宜点?一百块,我买了。” “不好意思,不讲价。” “一百零一。” 对方加了一块钱。 “不好意思,不讲价。” 无论对方怎么说,杨宗伟都不打算讲价。 还是那句话,录音机非常稀缺。 果然,对方见杨宗伟死活不讲价,忍着肉疼付了钱。 另一台也被一个女人买走了。 “谁要这台留声机?”,杨宗伟喊道。 “多少钱?” “二十块。” “我要了。” “谁要收音机?四十五。” 众人安静了。 没有一个人开口。 因为杨宗伟连续两天卖收音机,很多人都知道他只卖了三十块。 “小伙子,你太不地道了,昨天不是三十块吗?” “昨天的是我亲戚,所以亏本卖的。” “那不行,四十五块太贵了。” “您去委托店看一看,要是有低于四十五的,我立刻三十块卖给您。” 杨宗伟的嘴皮子变得利索了不少,能和对方你来我往交流一会了。 “三十五,我要一台。” 实际上,杨宗伟买这两台收音机一共花了十三块,一台卖三十五,利润已经很可观了。 但杨宗伟可不这么认为。 经过他连续几天的购买,委托店的报废电器已经不多了。 以后就不好弄到这种报废电器了。 也就是说,短时期内,杨宗伟已经面临无货可卖的境地。 见大家都不肯出手,杨宗伟也不着急。 “修理电器,修理各种电器。”,杨宗伟不停的吆喝着。 可看热闹的人多,根本就没人下手。 杨宗伟感觉围观的人在熬鹰。 他们想熬一熬,看看杨宗伟会不会降价。 杨宗伟没有流露出一丝焦急的神色。 熬鹰,关键在一个熬,看看谁熬得过谁。 如果今天卖不出去,杨宗伟打算明天找个托,像韩光美就很合适。 只要有人肯花四十五买一台,哪怕四十买一台,估计另一台也会被人给抢了。 一直持续到半夜,杨宗伟没有卖出一件,也没有接到任何一单维修业务。 见杨宗伟准备收拾东西,一个四十多岁的男的终于忍不住了,“同志,三十六,我要一台。” “四十,少一分不卖。” “三十七。” “不卖。” 中年人见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