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父以前就是安山县下面一个公社学校的临时工。
王家在公社里有点小势力,王父一个高中生,能在安山县当老师,那可全靠关系呢。
王家兄弟姐妹一大帮,也就王父有点读书的天分。
就因为他是这十里八乡唯一在县城端上铁饭碗的人,所以当时在王家村当知青的王母,才会绞尽脑汁地想嫁给王父。
虽然那时候王父还有个青梅竹马的女朋友,王母也没打消嫁给王父的念头。
只可惜了王父和他当时的女朋友,最后还是被迫娶了现在的王母。
这两人虽然没感情,可一起过了几十年,王父又是个有责任心的,不会在开放后就离婚,毕竟两人都有儿子了。
男人嘛,心和身体分得很开,虽然他不爱你,但不影响他睡你。
王家夫妻俩磕磕绊绊这么多年也这么过来了,王父和妻子想法不一样,喜好也不一样,感情就更淡了。
所以在儿子面前也没啥温情的时候,这就使得王和坤对感情的事想得太多。
顾及着这个,又顾那着那个的,最后啥也没落着。
杜月清和爸爸下班回家,知道儿子去他爸那儿了,也没说啥。
儿子去他爸家,她没啥不放心的。
还和杜妈妈说:“他过去那边几天也好,妈你趁着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你白天可以去逛逛街跳跳舞,放松一下心情。”
杜妈妈瞅着闺女那没心没肺的模样,恨铁不成钢地说:
“你这没良心的小丫头,就不怕你儿子去了王家,被那王老太婆给带坏喽。”
杜月清瞧着妈妈,对妈妈的担心有些茫然,“怕什么呀?我那前婆婆虽说有些糊涂,可我那前公公可是个明白人,而且王家是我那前公公当家呢,王和坤他妈和他肯定不敢有什么坏心思。”
听完闺女的话,杜妈妈满心疼惜地看着闺女,自从外孙降生后,闺女就对他不怎么上心。
杜妈妈以为是因为王和坤在闺女怀孕时出轨,闺女才不喜欢这个一出生就害得她受苦的孩子。
杜妈妈心里怪不是滋味儿,闺女打小到工作都顺顺当当的,谁承想结了一次婚,却在婚姻里受了委屈。
她晓得闺女不待见昭昭,所以她就把照顾昭昭的担子一肩挑了起来,尽量不让孩子在闺女面前晃悠。
既然闺女不亲他,那她就替闺女尽到该尽的责任,好生照顾着、宠溺着孩子就成了。
杜妈妈坚信,只要她用心教导,日后外孙肯定能理解他妈妈的。
毕竟,清清也挺不容易的。
这天周六,趁着王安昭不在家,月清拽着妈妈去买衣服、做美容,顺道去首饰店给妈妈挑个翡翠手镯。
杜月清瞅见现在小区里的那些老太太们人手一个翡翠手镯,她妈妈杨女士咋能没有呢。
杜月清可不能让妈妈落伍,于是在带妈妈买好衣服,做完美容后。
又带妈妈去县城里最大的一个首饰店看首饰。
杜妈妈瞅着店里琳琅满目的手镯和价格标签,一把将闺女拽到边上,“清清呀,那翡翠也忒贵了,咱不买了。”
“妈,没事儿,我有钱呢。”
杜妈妈本来还有些小心翼翼的话语,一听闺女这么说,手掌“啪”地一下拍在月清手臂上。
月清被妈妈这轻轻一巴掌打得生疼,使劲儿揉搓着被打的地方。
嘟囔道,“妈,你不知道自己手劲儿多大呀,搞不好我手臂都被你打红了。”
杜妈妈没听到她的嘟囔,继续说,“你离婚能有几个钱?你现在花了,以后可咋整?你儿子结婚你不准备彩礼呀,房子你不准备呀?”
想到他们老两口就这么一个闺女,以后自己和老杜动不了了,可都得让闺女受累。
又苦口婆心起来,“咱家就你一个孩子,以后要是我们有点小毛小病的,你不得请个保姆啊,我们要是哪天出啥事儿了躺在医院,你不得请个护工啊?”
其实月清离婚得了多少,杜妈妈也不是很清楚,她只晓得明面上的那笔钱,还有王家给孙子的每年抚养费。
那时候闺女刚生完孩子,又离婚了,她光顾着心疼闺女去,离婚财产啥的都是杜建新去处理的。
离婚后杜妈妈又一心扑在闺女身上,给闺女伺候月子,成天想着给闺女补身子。
害怕闺女刚离婚,心情会压抑,又要顾着闺女的心理健康,还要照顾刚出生的孩子,哪里还会有心思去关心闺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