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秦国各地还有蜀国境内,两国很多有心人总算是彻底放下心了,如此大张旗鼓地进军大草原,别管是虚张声势还是真的要打,以草原人的性子,那是肯定要打上一场的。
有草原人牵制住叶白麾下的主力,他们再也不需要担心叶白暗度陈仓,袭击他们了,也能够趁着这段空隙,做点自己的事情。
叶白大规模出兵,草原上那些部落也同样相继收到了消息,本来他们派出大量的骑兵,四处寻找霍去病这路偏师的踪迹,辽阔的大草原上,几乎到处都有草原骑兵的斥候、探子。
如此大规模的部队进入草原,这些斥候、探子又不是聋子、瞎子,自然不可能没有发现,甚至很多人还与龙武卫的斥候交上了手,死伤可不算小。
得知至少有20万秦军进入大草原,已经组成了一个松散的临时联盟的各个部落首领迅速汇合到一起进行商议。
卫青的判断没有错,这些在开春以后迁移过来的草原部落,并不是这片区域原本的那些部落了。
在龙武卫手中吃了大亏,损失了大量青壮的他们,虽然靠着前期从石门郡劫掠的钱粮还有蜀国为了请他们出兵,送来的粮草,顺利地度过了寒冷的冬季,可部落实力却是断崖式下滑。
顶着一个中型部落的名头,可战之兵却是不那么充足了,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们现在的实力,倒也不至于被周边的小型部落所威胁到,只需要防备那些大中型部落而已。
可也仅仅只能是做到防备了,根本就不敢继续招惹是非,哪怕明知道劫掠秦国,有机会获得大量的钱粮,让部落恢复元气,可他们也不敢参与。
原因很简单,一是对叶白麾下的战力心有余悸,担心打起来伤亡惨重,部落战士本就少了一大截,若是再损失一批青壮,只剩下一群女人和孩子的中型部落,在草原上就是一块肥肉。
二来则是,以他们部落目前的实力,就算侥幸截获了大批的钱粮,也完全保不住,周边的部落为了这些钱粮,肯定会如同饿狼一般扑上来,他们就算守住了,也要付出不小的伤亡,实在是承受不起这样的代价了。
所以在明知道各个部落要联合起来,再度入侵秦国和蜀国的事情之后,这几个部落相当有自知之明地选择了拒绝,并且再一次进行了迁移,将地盘给让了出来,免得出现什么不必要的误会。
当然了,这几个部落首领还有一个担心,那就是这些想要入侵秦国、蜀国的部落,见到他们部落虚弱,会顺带手地将他们部落给吞并了,这才会马上迁移,放弃原本的草场和地盘。
新迁移过来的这些部落,并非是为了占据这片草场,只是为了入侵秦国、蜀国而已,彼此之间早就已经提前联系过了,不管是关系好的,还是曾经有仇的,在决定联盟的那一刻,就放弃了彼此的争斗,齐心协力完全这次入侵,至少在明面上不会打起来。
只是各部落首领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入侵计划竟然会与叶白的报复计划撞到一起,而且对方还先一步动手,在他们的准备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就派出骑兵进入了大草原。
一连损失了10多个部落,搞得这个松散的联盟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附庸或者想要占便宜的小型部落,更是担心不已,实在是霍去病的战绩太吓人了,他们部落实力不强,撞上霍去病肯定会与那些已经被覆灭的小型部落一样。
几个领头的中型部落首领倒是没有太过担心,他们自认为部落实力强大,就算霍去病带兵袭击,他们也可以从容应对,反倒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吞并或者收服那些小型部落的机会。
为何这么长时间,这么多部落联合,光是派出去四处搜索的斥候、探子都超过万余人,却始终没有能够找到霍去病这支偏师,可并不完全是因为霍去病能力出众而已,与这几个中型部落出工不出力,甚至刻意隐瞒线索有着极大的关系。
几个部落首领算盘打得叮当响,他们认为霍去病的威胁越大,那些小型部落就越是坐不住,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寻求他们几个部落的保护和帮助。
已经组成了联盟,虽然不能说是亲密无间,但光明正大地下黑手,自然是不太可能的,他们也是要点脸的,只能是暗戳戳的来。
直接出手收服或者吞并小型部落,这种事情他们的确是不能做,可小型部落迫于压力和威胁,主动投靠他们,那就没有人能够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