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严嵩还只是礼部尚书,而且因为得罪了首辅夏言,导致严府之外门可罗雀。
而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严嵩已经成为了权倾天下的奸臣,虽然名声越发的不堪,但是权势也越发庞大。
严府门外正排着大批的官员,此时他们都拿着各自的名帖,翘首望向紧闭大门的严府。
“你们在这候着!”冲着那些亲兵说完了这些话,胡宗宪从亲兵队长手中接过了一个四方的包裹,一个人走向了严府的大门。
胡宗宪身上的气势,以及旁边那些全副武装的士兵,也让排队的官员们不敢招惹,这位疑似大人物的存在。
所以对于胡宗宪直接插队,走到大门外的举动,也没有任何人有异议。
“胡大人!”很快大门被推开,一个年老的门房走了出来,很明显这是个故人,他认出了胡宗宪。
胡宗宪自然是看出,这门房眼中的喜悦和审视,心中已经有了不安,但脸上还是带着微笑问道:“孙老伯,老师还好吗?”
“还好!”
“可否劳烦孙老伯,带我去看一看他老人家?”胡宗宪的语气中隐隐带了丝祈求。
不过门房沉默了片刻,还是摇头说道:“本来这句话是不该跟胡大人说的,但胡大人毕竟是自家人,我也就不瞒着您了。
下午阁老大人就有了吩咐,胡大人是陛下诏来的,他不宜率先见你!后面有了时间,你再来拜访吧!”
胡宗宪听后直接就愣住了,他有想过来到严府的各种尴尬和难堪,他也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唯独是没有想到,老师竟然连见面都不肯。
胡宗宪此刻,不由自主地在心中,涌现出一种难言的酸楚和惶恐!
沉默了片刻,恭敬的行了一礼,这才说道:“孙老伯,麻烦你去禀告我老师,于公于私我都应该先见见他老人家。”
门房点了点头,将门一下关上,这才跑了进去。
不过门房可不是去禀告严嵩,而是直接跑到了严世蕃的院子里。
胡宗宪不知道的是,这两年严府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严嵩年老力衰,如今已经失去了当年,那种左右一切朝局的精力。除了一些重要的事情和进宫陪伴嘉靖,其他的事情都交给了严世蕃。
不让胡宗宪进门,本就是严世蕃的吩咐。所以这个门房,当然得到严世蕃这里来汇报。
“小阁老,胡宗宪还是想要见阁老!他说于公于私,都得来见阁老一面。”
此时严世蕃的书房内,除了严世蕃之外,还有罗龙文和鄢懋卿。
严世蕃并没有回门房的话,而是口中自顾自的说话,让罗龙文为他书写。
“臣既不能上体圣忧,又不能下解浙民之困。臣之罪不可,已昏馈名之,误国误民,其何堪为封疆之任?
倘蒙圣恩,准臣革去浙直总督,及浙江巡抚之职,则臣不慎感激涕零之至,臣胡宗宪叩首再拜!”
说完之后,罗龙文正好也书写完毕,严世蕃拿起看了看,仿佛甚是满意,吹干了墨迹便放进了一个信封。
等处理完之后,严世蕃这才打开书房的大门,看着这个门房老头,递出书信说道:“把这封信送给胡宗宪,还有直接跟他说,这是阁老说的。
‘这里是私人府邸,要是谈公事就到朝堂上讲,也可以在礼部值房里谈。至于谈私事,严府和他胡宗宪无私可言!’
对了再和他说一下,如果他还记得阁老对他的提拔之恩,就将信中的内容,抄一遍上奏!”
门房虽然有些踌躇,但还是不敢违抗严世蕃的命令,接过了书信便转身离开了。
门房出门后,看着还站在那一动不动的胡宗宪,不由得在心中叹了口气,不过还是将严世蕃要他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胡宗宪呆呆的站在那里,眼前只有朱红色紧闭的大门,眼中也出现浮现出了伤感。
但还是冲这个老门房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孙老伯的禀报,我…我就先走了!”
…………
和胡宗宪这边不受待见拒之门外不同,谭纶则去了裕王府,立刻就被热烈的欢迎。
并且裕王还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邀请了许多同僚过来,为谭纶接风洗尘。
裕王府。
在一顿胡吃海喝和欣赏过舞女的表演,裕王撤下了酒宴,以及服侍的宫女太监。
后面就是议事的时候了。
裕王还没说话,高拱突然说道:“殿下,我们不应该见子理,这个时候我们应当静观其变,陛下点名叫子理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