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声音,群臣连忙起身,绕到了桌子一边,做出了一副迎接的动作。
在小太监的话音停下没多久,裕王妃便率先走进了大殿,而后则是鱼贯而入的宫女太监。
至于那些女眷,自然是不能来正厅的,避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里毕竟是议事的地方。
在群臣向裕王妃行过一礼之后,裕王妃这才向裕王行了个万福礼:“臣妾见过王爷!”
裕王此时有些不高兴了,虽然大殿内还没有议论政事,但是裕王妃这样直接就进来,还是让他有些不快。
“爱妃平身吧,这是发生了何事?”
裕王妃并没有着急回话,而是从身后一个老嬷嬷手上,接过了世子。
这一下,裕王便注意到自家儿子身上,花花绿绿的衣服,不由的皱了皱眉头说道:“这衣服是……”
裕王妃并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王远说道:“王爷,这是王修撰送来的礼物,不如还是让他来讲解吧。”
随着裕王妃的声音落下,场上的众人都将目光看向了王远。
“咳!”王远轻咳了一下,而后站了起来,先向裕王和裕王妃行礼这才说道。
“殿下,这的确是臣送给世子殿下的礼物,此物名叫百家衣,此物在民间也甚是流传,乃是由百家之布缝制而成。
这百家衣相传在春秋时期便已然存在,流传至今,许多的百姓都已然习惯这个习俗。
而百家衣的制作也颇为讲究,需要让孩子的长辈,认真地向百家讨要布料,所讨布料的人家也有一定的选择标准。
一要选择家族兴旺,二要父母双全,三要家境良好。
一片布就代表着一户人家的祝福,当这些祝福汇聚在一起,也就能够得到百家的庇佑,使孩子少灾无病,健康成长。
臣作为世子的老师,若是送些金银字画便有些落了俗套,不如送上这臣亲自求来的布料做成了百家衣,权且当作臣的一番心意。”
裕王听后颇为动容,看向那身花花绿绿的衣服也不再感到嫌弃。“景行,这…太过麻烦于你了,这事本应该我这个做父亲的来做。”
“殿下不必自责,您千金之躯怎可做这种事情!而且那样闹出的动静也会太大了!”
………
玉熙宫。
嘉靖刚做完一次打坐,时间已经来到了深夜,这个点是他处理奏折的时候了。
白天打坐加睡眠,晚上处理奏折。这种修仙的日子,嘉靖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今日嘉靖照常处理,堆在门边的几箱奏折,一边看向黄锦说道:“黄锦,你和朕说说,今日有什么大事发生吗?”
黄锦一边帮嘉靖递送奏折,一边笑着说道:“回皇爷的话,今个发生的热闹还真不少,首先就是皇孙殿下今日举办了百寿宴。”
嘉靖听后批改奏折的手一顿,随后若无其事的开口说道:“嗯,前几天你才提过,今个朕竟是有些忘记了。趁着今天还没过,你去吩咐一下,从朕的内帑给世子送去些好物件!”
“皇爷恕罪!奴才今个中午见皇爷还没起来,便自作主张给皇孙殿下,送了一些礼物过去了!”黄锦说着就跪了下去磕了两个头。
嘉靖也不在意摆了摆手说道:“你呀你,这么早就知道要讨好未来的主子了,起来吧!”
“奴才从未这样想过!奴才眼中只有皇爷一个主子!”
“好了起来吧。朕知道你的忠心!再和朕说说,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
听到这里,黄锦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今日皇孙殿下的百岁宴,翰林院的那个王修撰,可是送了一件特殊的礼物。”
听到是王远,嘉靖也是来了兴趣,这小家伙可是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看见嘉靖这个举动,黄锦立刻就明白了,立刻绘声绘色的说道:“旁人知道是皇孙殿下的百寿宴,送的不外乎是些书籍、笔墨纸砚、长命锁等物。
而那王远则是另辟蹊径,亲自求了上百个生活幸福的家庭剩余的布料,由他妻子亲自缝制了一件百家衣。
裕王当时看见这礼物,也是感动的不行,说他这个父亲当的不够称职,这个事情应当他亲自去做的。”
“唉~王远真是有心,皇孙也是个有福之人啊!”
黄锦看见嘉靖有些陷入了某些回忆,不由的转移话题了起来:“皇爷说的对,不过我这儿,早前还收到了一封浙江东来的折子,是当地锦衣卫急报!”
“嘿!你这个狗奴才,朕没事,王远夫妇俩也是有心了,不过王远现在还在翰林院不好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