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团的人,先乘坐火车抵达市,再包大巴车、调用五辆当地的军用汽车,直接开往目的地。
目前他们刚坐上火车。满车都是绿色的军装。靠窗的座位上,眉目冷峻的陆珩低着头,视线停留处,是一张结婚相片。相片里的姑娘一头短发,鹅蛋脸,小山眉……清冷的眼神,拒人千里的气质。这是他的妻。每次看相片,她给自已的感觉都不同。但无论如何,他终于能去到她身边,去到家人身边。希望,自已现在才去,不至于太迟……在陆珩为自已新婚妻子担忧的时候,乔卿卿正在快乐地收钱。四个小时前,她从和渔村出发,靠着双腿走了三个半小时,于八点钟抵达县城。乔装好,乔卿卿挑着担子来到城南黑市。见到她,放哨的人顿时喜形于色,而乔卿卿也很识趣,主动交出了海鲈鱼。“同志,你今天有多少海鲈鱼?我们老大想多买点。”这卖海鲜的渔民也不是天天来,所以老大特地交代,要是这人来了,就一次性买上五六条海鲈鱼。乔卿卿现在有十三条海鲈鱼,不过另外两个黑市要留几条,这也算是一个噱头,让人知道她每次都有好东西。“带了五条来,有一条是大的,一条一斤多的,三条不到一斤的。”“好,我老大全要了,我给你记一下账。”那放哨的青年立即拿出纸笔,唰唰写下了日期、货物的数量和价格,以及购买人的名字。大海鲈鱼是十元钱,中间的八元钱,小的五元钱,这就是三十三元钱了。乔卿卿心里知道孙忠有钱,但嘴上还是要做做样子:“这么多,吃得过来吗?”那青年扫她一眼,“放心!我们老大不会赖账的。”乔卿卿适时表现出松了一口气的样子。拿着这张纸,青年就跟着乔卿卿进入小巷子。找到老地方坐下,乔卿卿开始给他抓鱼。做戏做全套,在交完鱼后,乔卿卿拿出纸板,在上面添了一行字:今日海鲈鱼已经售罄。放哨的青年自然也瞧见的。“行,那不耽误你了。”他拎着五条鱼快步走出巷子。乔卿卿将那张“账单”收进空间,便静静等待客人上门。今天多了一张牌子,第二张牌子是新货:生蚝、青蟹、花蟹和石斑鱼,还有最珍贵的鲍鱼!生蚝:大生蚝一元钱一个,普通生蚝八角钱一斤。海蟹的价格相差不大,石斑鱼则是五元钱一条。至于鲍鱼,她写的是:小鲍鱼十元钱一个,大鲍鱼二十五元钱一个,特大鲍鱼五十八元钱一个。普通人看到这个价格,只怕会吓死!可乔卿卿很清楚,吃得起鲍鱼的人不会在意这点钱,觉得贵的人,也不可能花钱来买鲍鱼。看到她的海鲜品种这么多,无论是摆摊的还是买东西的,都被吸引了目光。尤其是看到上面写着“鲍鱼”时,个个都会露出诧异、震惊的神情。当然,有钱人不是随处可见,价格高昂的鲍鱼迟迟无人问津。乔卿卿并不着急。因为别的海鲜销售情况特别好。有不少之前在她这里买过海鲜的顾客,一看到她在,马上就过来了。经济条件一般的,就买点普通生蚝、八爪鱼和鱿鱼。经济稍好的,买大海虾、蛏子王,还有海鳗、带鱼、海蟹…… 一个小时过去,十个鲍鱼没有一个卖出去的。有人想捡便宜,就试图和乔卿卿讲价,说她的鲍鱼开价太贵了,这东西没几口肉,有谁会花这么多钱买啊?然而,乔卿卿压低了帽檐,伸手指了指牌子上的“拒绝讨价还价”几个字。可那老太太还想叨叨叨。正好乔卿卿觉得在这里待的时间够了,索性开始收摊子。老太太见状,急了:“哎,你这人怎么一点商量余地都不给的?”乔卿卿哑声说:“不好意思。”道歉归道歉,可她收东西的动作依然利索。最后老太太也没买鲍鱼。因为十元钱一个,太贵了!这玩意和海鲈鱼不同,两斤以上的海鲈鱼好歹能摆一盘,一个小鲍鱼够干啥的?除非是碰上土豪了,不然这鲍鱼注定卖不出去的。乔卿卿对此早就做好心理准备。她不缺海鲜,也不缺客人。鲜鲍鱼卖不出去也不会烂,想放在空间养着还是晒成干鲍,都不成问题。之后乔卿卿又接连去了城东黑市、城北黑市。老规矩,只摆一小时,到点就走,也不管卖的怎么样。只有养成这个规律了,才不会耽误事儿。当然她敢这么做的原因,就是空间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