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神色。
这等纨绔之事,大人原该是蹙眉,再叹息一声。不想竟露了几分笑。
嘶……当真是爱屋及乌么?
“这法子,是谁教的?”崔明端只问这一句,像是为了遮掩方才不合时宜的笑意,他自顾自补充道,“市集买卖,你情我愿。既是讲定了规则,便是这货物有过人之处……陵安府不管这些。”
“是……”阿藤哈着腰,再将听来的怪词说出来,“似乎是侯府公子说的,什么饥饿什么?小人这脑子实在是闹不明白。不过那烤肠的滋味,比别家的香许多,好些看热闹的郎君不舍得,谁知只卖了十七根就不卖了。最后一个竞价失败的,悔得肠子都青了,豪气掏出一百两银票也没有,他加到二百两,还是没有。”
那位郎君喜爱吃食,不缺银钱又舍得去脸面,同人勾肩搭背,约好了明日一道来,二人一起总比旁人多个机会吧?
借此,才得了一口。
肉质鲜嫩,弹牙,多汁。
或是知道这一口便值十两银子,仔细一咂摸,里头用的香料似乎都在口中,但又调和得极好,“这肠衣也好,没有腥膻味。这肠,值一百两!如无此物,此生终究不美。”
“明日再来!”
由着他们哥俩一锤定音,没买到的人更是勾起了馋心,飘了满街的香气,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也不知被多少人追着嗅闻。
*
绪宁在梅花坞吃着了面包,当即有了新点子,“郡主明日身子若好些,能否制几个面包?小弟亲自来取,这好东西,定能再次惊艳众人。”
萧鸣笙知道他行动力强,似乎是个可靠的合作对象,便直言道:“我不大清楚外头的事,京城有限肉令,这小麦粉是否也限?山脚下的几亩薄田给了乡民去种地红薯,产量颇丰,就是不知小麦产量几何?京城的小麦粉,是自给自足,还是从别处供应?哪个州府最宜种小麦……”
绪宁怕忘了,特意写在纸上,回去便将这些问题一一告知范文卓和钱知礼。
于是乎,多年不读书的人,夕食在饭桌上,一本正经问起了农事,可把范老大人和钱尚书感动得热泪盈眶,“好小子,终于想开了要读书是吧?策论考农耕少一些,不过圣上重视百姓生计,春闱在即,难保不是试题。吃饭吃饭,吃完来书房,爹给你好好讲一讲……”
范文卓和钱知礼虽是在自家里,但是不约而同望天:贤弟,是不是出错了妙计?是现在就说出真相,还是等下去书房再说?
第066章 肉松面包
白霜覆地, 红日未升。
萧家面包炉的烟囱又吐了白烟,阿草激动走来走去,今日的味道, 好像比前两日都香。
阿草要去抱柴火, 袁志让她坐着烤火,自己出去了。
院门外, 已经有早到的贵客。
崔明端来的时间,似乎是比从前几次更早了。
袁志开了门, 他也没立即入内,反倒是寒暄了一句:“卯时未过半,这是在做什么?”
“面包。主子前几日刚琢磨出来的点心。”袁志如实道。
崔明端来此,也是为了面包。
绪宁他们已在集市竞价两日, 事不过三, 已经有人检举到了陵安府衙。
这事, 如崔明端最初的评判:陵安府不管这个。
是在范家的一个铺子前吆喝的,没占了别人地盘, 价格是买卖双方商定好的,价高者得。铺子每个月是要向府衙缴纳税银, 也没一月拖欠落下。
既是如此, 他来, 自然还是怕绪宁他们行事张扬, 连累了她,想着提点一下绪宁。
萧鸣笙起身了, 做完了面包又回去睡了个回笼觉。
阿草不想去喊郡主起来, 卢妈妈也告罪道:“这几日郡主劳累……”
崔明端了然, 他来的时辰,本就过早。能见她一面也好, 否则,顺道见一见绪宁。
郡主没起身,但是该招待的,卢妈妈一样也没落下。
在炉子上煨的是红枣奶茶,郡主从前在西北不爱吃,如今病好些了,偏爱甜口的。
拘着阿草不能贪嘴,但多少都能匀一碗给崔大人暖身。
原本就是煮给一家人吃的,这大肚壶一半的牛乳茶都到了崔明端肚里。
绪宁到的时候,还是打着哈欠的。这几日,虽说没有从前被揪着衣领起来扎马步早,但这几年懒散惯了,一时没适应。
但看了萧家门口的马儿,当即是一激灵。
这不是崔家的马车么?
这两日没做错什么吧?
崔大人这么早来找郡主告状?
他上下打量了自己,生怕是衣物上哪一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