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名才人悬梁自尽,被发现的时候门窗紧闭,负责调查的大理寺陆大人和北衙禁军统领邹将军一一查看过,屋内没有半点打斗或挣扎痕迹,门又是由内拴实的,因此判定该名才人当是自行投缳无误。
恰巧那时面色不豫的圣人带着清俊稚嫩的小李衡,也来到了才人所居处所,小李衡看着里头敞开的房间,梁上那只垂落的绳结,下首的凳子,被抬下来的才人尸首,忽然说了一句——
“她是死于他杀的。”
众人大惊。
圣人目光锐利起来,低头道:“玉衡,你怎知她是被人杀害,而不是自尽而亡?”
“回圣人的话,”小李衡板着脸的模样有说不出的可爱,却神情严肃道:“您看,才人身量约五尺八寸,那梁和绳结及凳子的高度,才人要自己吊上去,和垫脚的凳子之间却还差上十多寸……难道才人是凭空一跃,把脖子准确套进绳结里去的吗?”
他这话一出,众人瞬间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是呀!若按才人身量和绳结跟凳子之间,确实差了好一段距离,踮高脚尖也构不上绳结,又如何能稳稳地把自己给套上去吊死呢?
圣人两眼灼灼,丝毫不掩其中惊喜赞赏之色,抚短须大笑。“好,果然是朕的玉衡郎,眼明心亮思绪敏捷……陆卿和邹卿,你二人可要再重新勘查一次现场?再好好思量思量?”
陆大人和邹将军额上冷汗迸出,忙下跪拱手,“是臣等疏漏了,臣等有罪!”
“哼,”圣人似笑非笑。“两位卿家若是能擒住凶手,自然有将功赎罪之说,倘若查不出……”
“请圣人见恕,臣等定然速速捉拿凶手归案!”
圣人眉头不满地微挑,却在低头看着小李衡的时候,露出笑容。“玉衡,那依你所见,这凶手有可能是什么样的人?”
小李衡看了有些难堪,却也眼巴巴望着自己的陆大人和邹将军,迟疑了一下。
“别怕,纵然是说错了也不要紧,朕只是想听听你的看法。”
小李衡仰望着他。“那圣人可否容玉衡一观现场和死者?”
圣人没想到这小家伙当真如此胆大,死人也不怕,而且气定神闲沉稳得浑不似个年仅十岁的小少年,不禁心下大为称许,点点头道:“朕准了。”
“谢陛下。”
小李衡小心翼翼谨慎地先检查了死者,从头到脚,尤其是颈项勒痕之处,然后又进屋内转了一圈,最后出来时,神色肃然地拱手道——
“禀圣人,玉衡猜测这凶手许是个身材高大之人,这才能有足够的身量和力气把才人套上绳结,做出这投缳自尽的假象。”
众人大惊。
圣人疾问道:“你还看出了什么蹊跷?”
“回圣人的话,”小玉衡绷着清俊稚气的脸蛋。“屋内有一扇窗户看似关得严实,可玉衡试过了,那窗棂做了一处巧妙的设计,是从外头就能落栓的……窗框里外下方有一点不起眼的红色泥渍,想必是凶手翻窗出入时留下的。”
圣人神色越发凛然严肃起来,对于他的分析研判更加重视了七分。“还有呢?”
“才人脖颈上只有绳索勒痕,自下巴沿着耳后往上,符合上吊致死的迹象,但后颈也有一处轻微的红晕瘀青,像是被人自后颈劈晕了才套进绳结的。”
“你的意思是……”邹将军挺直了身子,虎眸瞪大。“凶手是身材高大习武之人——难道意指是禁军或羽林卫中的哪个混帐干的?”
小李衡对着邹将军,不慌不忙,不卑不亢。“这点玉衡不敢妄言,不过邹将军可以查一查巡防此处的卫士,看看有没有人靴子底下沾了花泥……”
“什么花泥?”
“我方才推开窗看,外头植了一株桃花树,正是盛放时分,而昨夜恰恰好落了雨,桃花树下花瓣泥泞,此人自窗台进出,靴底自然无可避免会沾上些。”
“本将军马上就去彻查!”
圣人看着小李衡,神情忽然有一丝古怪,后来领着他回御书房的时候,忍不住问道——
“你这是,影射朕后宫的才人和卫士私通?”
原是侃侃而谈、成竹在胸的小李衡一时被难住了,仰望着圣人,干净的大眼睛里透着茫然。“私通?”
“……”圣人瞬间有种教坏小孩儿的心虚感。
“敢问圣人,私通为何意也?”饱读经纶的小李衡自幼以来看的都是圣贤书、听的皆是金石语,何曾听过这一陌生的词,一脸虚心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