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宋江吹牛归吹牛,他本就在庄上有些余威,况且县衙时不时就派人来他家中询问察看,便被宋江借势,让庄人误以为这厮与县衙官吏们还保持着关系,也不曾小觑了他。
所以宋家庄均田完毕,宋江被送回来后郁闷了小半年,便也跟着弟弟宋清一起下地务农。
他心里其实很清楚,自己也算是皇帝心中排了号的人,恐怕此生不能做官做吏了,还是低调些好吧。
金国被灭了之后,王伦就要求杨林撤走了对宋江的监视,因为宋江已经翻不起什么浪花了,没有必要再耗费人力专门盯着,也显得自己忒小器了些。
从那时起,宋江便不再被禁足,他有空去郓城县走了一遭,却发现早已经物是人非,县衙里一个熟识的小吏都没有了,让他很是感慨了许久。
宋江的弟弟宋清是个至孝之人,侍奉老父宋太公尽心尽力,为此乡里上报县衙,还给宋清送了一块匾,以表彰他的孝心。
宋清不像兄长那般心思重,主动操持家业,将家中打理得顺风顺水,又给兄长求了个姻缘,只觉得兄长总该是安下心来了吧。&??零?点3t看2书1 ?3?追¤最/^?新=?章e`节{
但随着两兄弟的儿子长大,宋江的疑心病又犯了。
宋清的儿子宋安平比宋江的儿子宋安昆年龄稍大几岁,宋安平自幼接受了本朝的新式教育,从小学堂一路读书,考进了府学堂,便参加了吏员考试,成为了本县的一名巡检。
新汉的巡检司延续了前宋,但职责作了些调动,更类似于县尉管理的军事派出机构,包含了后世警察、消防、联防等职责,属于是被朝廷梳理后的正式吏员。
宋安平做了五年巡检不得升迁,宋江便觉得,这是朝廷禁锢他家,向宋清父子办酒席赔罪,却让宋清父子很是无语。
尤其是宋安平,他这个巡检管着几个乡,更像是刘邦曾经做过的亭长、或者李广杀的那个霸陵尉,品级虽然低,但在地方上的权力并不小,辖区的治安由他负责,还有权打击走私,正规的油水也不小的。
他之所以没有升迁,是因为巡检这个职务,向上有两条路线,其一是继续积攒资历,进入县衙辅佐县尉,然后走刑部的升迁路线;或者走都督府管理民兵的兵部路线。
宋安平还没有考虑好未来,他倒是有心当个民兵队正,但又害怕因为伯父的身份,将来升迁太难,所以一直与父亲商议着。
这些话他也懒得同宋江讲,自家伯父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可实在太清楚了,所以无语归无语,解释却是不可能的。
倒是宋清劝说兄长,也叫侄儿宋安昆用心读书,也参加朝廷的吏员考试,却被宋江一口回绝了。
到了洪武三十七年,宋安平已经出任宁夏行省某府判官,负责一府的刑事、监狱事务,宋江的疑心病仍旧未减,只是不肯儿子参加吏员考试。
在这个父权社会,宋安昆没有办法反抗宋江的意志,只能老老实实读完小学堂后就归家务农,不过他也聪明,与几个朋友合伙办了一个小作坊,专门生产制作各种古琴、胡琴等乐器,日子过得也还不错。
夏日的蝉鸣不歇,炎热的午后让人昏昏欲睡,宋江便又打起了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