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培养自己人和“安利”模式
时间很快就进入到了金秋九月。本文免费搜索:小说牛 xiaoshuoniu.com
除了中午那几个小时属于“秋老虎”以外,其他时间段已经感觉不太热了。
这天下午。
王孟德在一间超大病房里,仔细的查看着何大师侄子和其他几个病患的病情变化。
这段时间以来,这些尿病患者,都在接受他的治疗试验。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脚上都有很严重的并发症-炭疽。
为了集齐这么多的尿病患者,可是费了一番功夫。
和后世华国有上亿尿病患者,人数占比全球第一来说,这个年代因为缺少物资,特别是类和甜品,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少之又少。
有这么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那就更加的稀有了。
也是卫计系统能调集全国的医护单位资源,才能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给找来了七八个病人。
看完何大师侄子的脚上情况之后,王孟德站直了身体,在心中摇了摇头,这次的药方,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当然,他脸上却不动声色,轻声的告诉患者要坚定信心,病情并没有恶化就是好消息等等。
然后又嘱咐了旁边的护士和管床大夫几句,让他们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有什么事情及时上报,对患者也要细心的照料。
从这间大病房里出来。
几个学生跟在他的身后,等下了楼之后,魏明忍不住开口问道:
“老师,刚才那几个患者的炭疽症状,我看有一些好转的迹象,是不是继续用这个药试验?”
他这两年跟在王孟德的身后,学到了不少的医术,偶尔还能上手亲自诊治,所以一眼就能看出来病情的变化。
和刚过来时相比,不管是医术还是自信心,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他在京城中医学院的好些同学,大部分都回到了各自的原籍,会进入当地的医院工作。
剩下的一小部分同学,则被分配到了京城的大小医院里实习。
有两个关系比较好的,还会经常聚一聚,聊一聊在单位的情况,偶尔还会切磋一下医术。
据那两个朋友诉说,他们在医院里,学到的东西有限,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做一些杂事和琐事。
虽然比在学校里只学理论知识强一些,但和他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
在切磋医术的时候,魏明就明显的感觉到了这种差距。
很多在他两个朋友眼里很棘手的病症,而他却能不假思索的找到病因,并且给出治疗的方案。
甚至很多病症,那两个人都没见过,而他却是经常遇到。
最大的差别还体现在掌握的秘方、验方上。
除了早已公布出来的药方之外,魏明还掌握着上百个秘方和药方,这些都是跟在王孟德身后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到的。
在给病患治疗的时候,王孟德经常一边诊治一边给他们几个人讲解,就连一些秘方也毫无保留的告诉了他们。
这些可都是宝贵的财富,足以让一名普通的大夫医术水平提高一大截。
要是别的大夫有这么多的秘方和验方,早就藏着掖着的,以后也只会传给自己的子孙。
因此,他们几个人在心里都特别的感激王孟德,恨不得当成亲爹对待。
“刚才你只看到了表面,炭疽的部分颜色确实有一些变化,但实际上里边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就算是持续用药,作用也不是很大,还不如换一种药继续试验呢。”
王孟德耐心的讲解道。
这几个弟子可都是他未来的班底和助力。
每一个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不管是智商还是性格,都是同龄中顶尖的存在。
当然,肯定是比不上他。
他准备把几个人好好的培养,等二十年后,就会成为中医的顶梁柱存在。
以后的成就,和现在中医研究院里的众多中医名家也不会有多少差距,甚至说不定还能超出呢。
至于他的那几个师弟师妹,说实话,天赋还是差了一些。
依照他的判断,最后能成为京城二流医院的院长或者副院长,就差不多到头了。
“原来是这样,老师,以后我会更加的仔细去观察和判断。”
魏明几个人听了之后,都沉思了一下,然后便恍然大悟道。
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