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竹刚回到郡主府,门房便递上来一张拍卖会的请帖。
“他动作倒是快。”宋元竹轻笑一声,打开那封请帖,前面写着慈善拍卖会这五个烫金大字,里面还夹杂着一张小纸,细细写着拍卖会的规则。
第二天,慈善拍卖会和功德碑这两个词便在皇都传疯了,茶楼酒肆里都在讨论着这件事情。
“我听说,这次的慈善拍卖会可是邀请了许多王公大臣与富商,也不知道最后这功德碑能落在哪个人手里。”
对面之人揶揄道:“王兄若是有意,何不过去与人争夺一把。”
“我可没有这个闲钱。”他叹了口气,语气沉重,“真是错失了一次名流千古的好机会啊。”
旁边一人听他们说的心痒痒,忍不住开口问道:“二位兄弟,这功德碑真有你们说的那么悬乎吗?”
“这功德碑可是圣上亲自书写,史官写入史册,而且这可是当朝第一块功德碑,你那名字要是刻在上面,后人提起功德碑肯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
“这么厉害!”
“可不是呢,这功德碑还是记载着你干的好事,保证让你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那人听的心动,忍不住开口问道:“那要怎样才能得到这功德碑呢?”
“简单,掏钱呗,只要你拿出来的钱够多,这功德碑就是你的囊中之物,不过还有许多王公大臣在旁边盯着呢,这掏出来的钱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那人心里琢磨一下,随后忍不住咋舌。
“这流芳百世的机会果然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可不是呢,所以说咱们哥几个就跟着看看热闹得了。”
不仅市井间在说着这件事情,大臣们近日的话题也都是围绕着拍卖会与功德碑。
“王兄打算送什么东西到拍卖会上去呢?”内阁王大人笑呵呵地问道。
王大人叹了口气,“王某一届文臣,家中也就几本书画能拿得出手。”
听到这个回答,孙大人又是一笑,随后装作不经意地问今年刚上任的户部尚书。
“李大人手中必定有些好东西,到时候可要让我们好好开开眼界。”
“孙大人此话差矣。”李大人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我入朝为官不过几年,哪里比得上孙大人家底丰厚,晚生还等着看孙大人的东西长长世面呢。”
几人互相打着机锋,任凭对方怎么问,就是不肯把自己的东西说出来,回到家之后,都不约而同骂了句老狐狸。
“夫人!”孙大人一拍桌子,“咱家仓库里可还有什么要紧玩意儿?”
孙夫人看向他,“之前那个一米高的红珊瑚还不够?”
“不够好,我看那几个老东西肯定准备了更好的。”
孙夫人一听这话便不乐意了,“你说你,要争个功德碑我还能理解,花出去的钱也算是能听个响儿,还能博个好名声。可拍卖会展品送那么好的干什么,这不是白花钱吗?”
“妇人之见!”
孙大人许是觉得这句话力道不够,于是又指着她说了几句,“妇人之见。”
“我若被写上了功德碑,捐赠的东西肯定也要被写上,若是比不过其余几人,岂不是要被人白白笑话。”孙大人拍着桌子,十分痛心疾首,“我这功德碑还有什么意义。”
孙夫人翻了个白眼,“仓库里面东西还有不少呢,老爷自己去寻吧,反正我是找不到了。”
宋元竹和宋元东都被邀请参加这次的拍卖会,二人自然也要准备东西。
宋元东直接把自己那把金子刀鞘,寒铁刀身的匕首给拿了出来。
宋元竹看见之后忍不住问道:“你之前不是挺宝贵这个东西,如今怎么拿出来了。”
“因为这个是我自己的东西,别的都是阿姐的,我怎么能把阿姐的东西拿上去呢。”
宋元竹瞥了他一眼,“这个时候你倒是算的仔细。”
宋元东挠了挠后脑壳,生硬地转开话题,“阿姐准备送什么东西?”
“还没想好。”宋元竹看着仓库宝物的单子,随意说道:“这个主意是我想出来的,我自然要寻个好东西拿过去。”
“夜明珠?”宋元东问道。
“俗气。”
“字画?”
“大众。”
“首饰?”
“不够庄重。”
“瓷器?”
“不够精巧。”
宋元东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