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才会在第一时间,联想到“秤绳受潮影响称重”。
见自家老爷光是摇头,也不说话,李四便识趣地继续说道:
“这次印听澜在听完李尚书提出的可能后,却是愣了片刻,才出声否决。”
“说是必定不是这个原因,因为他们也曾将货物,从云汀国原封不动地运回大姜国,再用之前的称量工具复称,却发现货物并没有‘缺斤少两’。”
听到这,黄昊却是心生疑惑,心想:原来这个印听澜也不知道,秤绳受潮会导致读数偏大。
不过很快,黄昊便想明白了其中道理,印听澜应该也和李巧真一样,只知道秤绳受潮会影响称量结果。
但他们并不知道,秤绳受潮会导致秤绳自身变重。
局限于他们这个时代的想法,说不定是类似这种——秤绳变质了,可能就拉不住秤砣了。
如此一来,他们就无法分辨秤绳受潮后,称量的结果是偏大还是偏小了。
“听印听澜这么一说,李尚书便皱着眉头,没有再说话了。”
“陛下见只有李尚书还敢说上几句话,其余群臣皆是屁都不敢放一个,表情便甚是有些难看。”
“最后,陛下只好说了些场面话,便暂时打发了印听澜。”
听完李四的话,黄昊下意识的便心想:他那亲爱的父皇,估计等会儿就要召他进宫商讨对策了。
“报!”
突然,一个负责在黄府传递消息的小斯来报。
“老爷,宫中来人,传陛下口谕,宣你速速进宫面圣。”
闻言,黄昊这才站起身子,活动了一下身子,嘴上同时说道:
“得,说曹操,曹操就到。”
......
喜欢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