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起了误会,大抵二人有所争执,常嬷嬷便摔到了……但奴婢今早去跟殿下禀报,殿下与?身边的人却说是常嬷嬷自己摔倒的,并不关那位赵姑娘的事。”
赵姑娘?
这话一出,众人又都是一顿。
——原来摄政王府真有个做点心的女子??
且听这话中,这女子?似乎很得摄政王偏袒,谁都知道常嬷嬷是宫中老?嬷嬷,连摄政王幼时都曾被她教?养过,如今与?那女子?起了争执,摄政王居然只偏向那女子?,还把老?嬷嬷给撵回?宫中来了?
看?来前几日的谣言并非空穴来风啊!
“常嬷嬷年纪大了,偶尔糊涂也是有的。哀家岂会连五弟也不相信?”
却见?魏太后道,“既然如此,就叫御医去给常嬷嬷诊治一下,叫她好生修养吧。”
司妤应是,便退出了殿中。
魏阳候夫人忙道,“娘娘仁爱之?心,乃天下之?福。”
其余众人也纷纷跟着附和起来。
魏太后笑了笑,又假意叹道,“说起来,摄政王一心扑在江山社稷,着实?叫哀家这做嫂子?的有些心疼,眼看?国丧就要过去,哀家本想着替他操办一下终身大事,好有人照顾他衣食起居,昨日跟他提了提,他却说尚无心私事。也真是难为他了。”
这话一出,众人又是一顿,各自在心间咂摸起来。
一个大男人不想着成?家?
怕不是府中早已有可心的人了吧。
而永安公夫人与?儿媳对视一眼,目中皆是一片复杂——
永安公有三子?一女,儿子?都已成?家,唯有最小的幺女卉芝尚在待嫁之?年。
以?自家的门第,便是皇室也不是不可肖想,京中高门有意求娶者更是数不胜数。但卉芝早已心有所属,正是那摄政王萧衍。
从前萧衍身在边关,夫妻俩都不想闺女远嫁,故而从未想过此事,但眼看?如今萧衍回?到京城还当上了摄政王,夫妇二人便觉得,或许可以?成?全幺女心愿。
但今日这么一听,这摄政王怕是早已金屋藏娇,这种境况再把闺女嫁过去,岂不是要受委屈?
看?来这婚事还得要再斟酌。
~~
老?实?说,乍一换了岗位赵拾夏还是很忐忑的。
这毕竟不像做饭,她从小跟着娘打下手,多多少少会一些,这伺候人真是头一遭。
人家小顺子?小桂子?,好歹还有张福这个师傅给带一下,她也没?师傅可以?问,根本不知道要伺候些什么。
但为了高薪,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好在摄政王白日大多在书房,不必她进去伺候,偶尔在暖阁歇息时,她才上前奉个茶水什么的。
这一天下来不过送了两三回?茶,便到了晚膳时间。
所幸上回?侍过膳,也算有点经?验,等到满桌佳肴摆好,摄政王驾临,她也镇定自若的立在了桌旁。
府中众人都已经?知道她换了岗位,小顺子?自觉让出位置好叫她布菜。
赵拾夏扫一眼桌上,直觉眼花缭乱,瞧那摆成?花样的清蒸鲈鱼,雕着梅兰竹菊的冬瓜盅,红烧排骨看?着娇艳欲滴,八宝豆腐码放的整整齐齐,就连藕条都切的长短一致,仿佛拿尺子?量过一样。
至于味道就更不必说了,她才一站到桌边,香味就已经?前仆后继的扑面过来,不用尝都知道火候到位,镬气十足。
看?来那吕富贵走后,这新来的厨子?手艺相当了得。
此时,摄政王已经?净过手,该她布菜了,赵拾夏以?己度人,瞧着那排骨最好,先给他夹了一块排骨。
选料皆是上好的肋排,只是用筷子?一夹便知道已是软烂离骨,赵拾夏都有些馋了。
哪知摄政王尝过之?后却没?有任何表情,似乎并不喜欢的样子?。
赵拾夏,“???”
莫非这位爷不喜欢吃荤的?
那便给他夹几根藕条吧,那可是醋溜的藕条,正散发着浓浓的酸香,肯定开胃。
哪知那人吃了两根,还是没?有任何波澜。
赵拾夏,“???”
莫非这人也不喜欢吃酸的?
可她明明也做过酸菜炖大骨头,凉拌松花蛋什么的,都是酸的,他不是挺喜欢吃的吗?
没?工夫多想,瞅了瞅桌面,赵拾夏决定再给他夹块鱼,白嫩嫩的蒜瓣肉,一瞧就新鲜,蘸一蘸清亮豉油,还散发着热油泼出的葱香,准没?错。
然而那人吃进口中,宛如一潭死水,依旧没?有任何浪花。
赵拾夏,“……”
她无奈,只好又给夹了块八宝豆腐。这是将豆腐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