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两句。
“老姐姐,你们这生意可真是太好了,考不考虑把早饭也做起来?”
下午,大堂里吃饭的人少了,终于能?歇会儿?了,高大娘跟钱氏坐着聊天。
钱氏还在整理明天中午的菜,想也没想就摇头:“不行不行,太累了,要做早饭那得多早就起来,这中午吃完了饭,还得开?到?下午,有?客人来打麻将,我们人可熬不住。”
高大娘想了想给出?了个主意:“这样,你们分三拨人,一拨负责早上,一拨负责中午,一拨负责下午,不就好了。”
之后高大娘和钱氏聊着,还真给了不少建议。
最后老李家?做出?了调整,还真就卖起了早饭,包子馒头稀饭油条,最特别的是那一小碟子配粥免费送的香菇肉酱。
早饭由大房负责,到?了中午,就由二房和老五接手,钱氏和老李头也会带着大房的两个丫头一起帮忙。
下午就换三房两口子,这时候算是最轻松的,因为只需要给雅间?里打麻将的客人们天天茶水,换换零钱即可。
等李承福李承寿下了学?,就先到?酒楼,然后跟虞氏两人一起回村里。
一大家?子劲往一处使,李家?酒楼很快就在七汉镇站稳脚跟,甚至超出?了其他两个老牌酒楼,一跃成为镇上最受欢迎的酒楼。
每天晚上,一大家?子都会开?个家?庭会议,清点一天的总收入,有?时候客人大方,单独打赏,或者不用找零,那这个钱是不算在内的,自己收着就行。
账面上的钱都是钱氏管着的。
“今天总共进账七百两,除去本钱,净赚六百五十两。”李承福算术算的快,算账的活就都交给他了。
酒楼的菜现目前很多都是自家?地?里中的,暂时成本不高,后面要是自家?的不够了,可以买村民的,会比镇上集市买的便?宜一些。
每日百两的进账让全家?人都激动不已,李广兴更是掰着指头在算:
“一天六百两,两天就是一千二白两,三天就是,就是?”
挠挠头,三天赚的是多少?数额太大,他算不出?来,总之就是发财啦!
“这一百两明天我拿去还给你们外婆,顺便?杀只鸡去,老五,一会儿?你去把鸡给我收拾好,明儿?一早我就走,争取早点回来。”
钱氏将钱收好,取出?一百两单独放在一边。
她没想到?这钱这么快就能?还上,本来还以为要一年?半载的,结果一天就把本钱赚回来了。
前面几?天实在太忙,她都忘记这事儿?,今天小孙孙让她拿个本子记账的时候,她才看见盒子里的欠条。
看着大家?喜悦的脸,李承福趁热打铁,道:“奶,马上就要冷起来了,今年?咱们有?辣椒,种出?来的都结了,咱们要不整点火锅串串吧?”
天知道大冬天吃着热乎乎的火锅有?多幸福!
“火锅串串?”李广万已经不惊讶儿?子嘴里总是蹦出?一些新鲜词,反而很好奇火锅是什么。
“就是能?边吃边煮,咱们把菜切好串成一串,客人喜欢吃什么自己拿,吃多少结多少。”
就是锅需要订做,但现在他们本金足够,可以试试。
对于新鲜事物有?人敢于尝试,有?人却比较保守不愿意冒险,这都是能?理解的。
大房就是偏保守,一听需要花钱订做锅,第一个就不同意。
“娘,要是到?时候火锅串串卖的不好,那可是要赔钱的。”
小钱氏觉得侄儿?太会折腾,就现在这样不挺好,非要搞什么火锅串串。
虞氏却觉得可以试试,冬天炒的菜端出?来一会儿?就冷了,可若是能?边吃边煮就不会,还很暖和。
“大嫂,话不能?这么说?,这冬天越来越冷,火锅吃着热乎,那咱们和其他酒楼就不一样,这就是特色。”
“什么特色,咱们已经够有?特色了,何必再花那不老少钱折腾,万一赔了呢?”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还是钱氏叫了停。
“行了,这样,先找人打一个锅子,咱们先尝尝看这种吃法,到?时候再商量。”
小孙孙说?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凡事都要尝试之后再下定论。
这事儿?就这样定下,家?里有?了余钱,还不少,让李承福心安了不少。
温饱问题总算是解决了,他不用担心以后赶考路费不够,也不用担心没钱住客栈。
那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让基本功更扎实,争取一飞冲天,名次越高越好。
李承福是寒门出?生,家?里三代都不是读书人,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