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成了明军快速前进的最好通路,毕竟此时幕府军乱作一团,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材料,在室町大道上铺设大量路障。
而且夜色也为明军的行动提供了天然的掩护,再加上负责半夜进城的明军,都经过了精心筛选,视力好,没有夜盲症,而此时的日本哪怕是武士也有很多人有夜盲症,这不是单靠吃生鱼片就能改善的。
但明军士兵们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因为所有人都很清楚,室町幕府的残余势力绝不会轻易放弃最后的抵抗。
事实上确实如此,现在情况一片混乱,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花之御所深处的足利义满情况如何,但这些武士作为家臣,从数代人之前就与足利氏绑定在了一起,再加上畸形的文化的熏陶,此时很多都选择了顽抗到底。
花之御所外,一阵低沉的号角声突然响起,这是进攻的信号。
明军士兵发动进攻,与幕府残余势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火铳的轰鸣再次响彻夜空,与武士们的呐喊交织在一起。
在激烈的战斗中,明军凭借着先进的火器和严明的纪律,逐渐占据了上风,他们灵活运用鸳鸯阵,将敢于抵抗的幕府武士一一击溃,随着战斗的深入,花之御所内的抵抗力量逐渐被削弱,直至彻底崩溃。
而足利义满的无头尸体,也被明军所发现。
足利义满没有逃跑,无疑是给明军省了不少力气。
明军的指挥官们迅速组织人手,开始清点俘虏、清理财物。
而除了京都御所和花之御所,其他地方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在这晚血腥的杀戮中,无论是幕府的重臣还是普通的武士,或被当场格杀,或被俘后处决,京都内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曾经的北朝中心如今变成了一片修罗场。
对于日本人来讲,不流血,不足以令其恐惧、臣服。
随着天色渐亮,明军逐渐控制了京都的大部分区域,朱雄英亲自率队来到了京都御所,后小松被暂时就地关押在这里。
被京都御所里的宫人如神明般敬奉的后小松,此刻踉跄地走来,紧接着,“噗通”一声被明军士兵强迫他跪在地上。
朱雄英俯视着发髻散乱的后小松,这个矮个子男人,此时像是畏缩的老鼠一般。
“后小松,你可曾想过,今日之局,皆因何所致?”
后小松跪在地上,全身因恐惧而不住地颤抖,昔日的威严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绝望的卑微。
他抬头望向朱雄英,眼中满是讨饶,泪水混合着汗水沿着脸颊滑落,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细微却清晰的声音。
他本就是室町幕府的傀儡,说是所谓“天皇”,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多少实权,而室町幕府对他还会有那么一点顾忌,明军可是一点顾忌都没有的。
当然了,现在所谓“天皇”,出了京都御所,在日本社会中的地位,说实话也没有那么神圣,因为这时日本社会也经常出现守护大名藐视幕府将军,地方下层领主和武士挑战守护大名,甚至武士也不把天皇放在眼里的现象,嗯,就是“下克上”。
大概是六十年前吧,北朝光严上皇出巡时碰到一个美浓的守护土岐赖远,光严上皇的近臣喝道:“上皇圣驾到此,快快下马!”土岐赖远闻听非但没有下马,反而大怒道:“你说清楚是院驾还是犬驾,若是犬驾,就射他一箭。”说着,真的拔箭而射,他的随从们一哄而上,把光严上皇车上的帘子扯掉,把车子掀翻,并把光严上皇身边的公卿打了一顿。
事后,土岐赖远被幕府处死,但引起下层武士更大的不满,最经典的话就是“如果没有天皇不行的话,就用木雕一个,或以金铸一个,把活的天皇流放到别的地方去,省得惹麻烦”。
所以,所谓的日本天皇,这时候是真没什么谱能摆的起来,幕府把天皇当回事,还能勉强度日,若是遇到不当回事的,比如明军,那说错一句话,都有可能脑袋搬家。
“番邦小王知错,知错了.小王愿归顺大明,永不再犯,求殿下您开恩,饶小王一命.”后小松是会汉语的,他的声音带着哭腔,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充满了对“活下来”的渴望。
朱雄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缓缓踱步至后小松面前,用脚尖轻轻挑起他的下巴,迫使他与自己对视。
“归顺?哼,你以为这么简单?倭寇多年侵扰我大明海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你朝又不尊我大明之调停,擅自挑起战端,今日,便是你们为过往罪行付出代价之时。”
后小松闻言,脸色瞬间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