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舰队也可以在稍后做到,一个孤悬海外的岛屿而已。
但石见国就不一样了,这是一块沿海面积不小的土地,如果想要获取,就必然跟大内氏爆发冲突,而且需要长期驻军,才能守住这块土地。
不过眼下大内氏毕竟是理论上的“盟友”,而不是敌人。
朱雄英还是要集中精力,先把幕府这个垂死的骆驼给压倒,再说其他的事情。
大内氏对于这次谈判也很重视,大内义弘派了亲弟弟大内弘茂坐船,抵达本州岛南部港口后,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兴福寺。
朱雄英亲自接见了他。
大内弘茂步入兴福寺的会客室时,他身着华丽的服饰,腰间佩带着家族世代相传的名刀,显然他本人很讲究体面,或者说不想在这里丢了面子。
朱雄英伸出手示意大内弘茂就座。
“使者远道而来,辛苦,边品茶边谈。”
大内弘茂微微欠身,表达了对朱雄英的尊敬,随后在对面的位置坐下。
侍者随即奉上清香四溢的茶水,跟日本人现在流行的,呃,或者说大唐学来的茶汤不同,大明现在茶水已经跟现代世界差不多了,不会往里加糖啊、盐啊这些东西。
轻抿一口,茶香顿时在唇齿间弥漫开来。
“大明太子殿下,我代表家兄大内义弘,向您表达最深的敬意。”
大内弘茂开门见山,语气诚恳:“此次幕府军大败,足见大明的军事实力之强大,我们大内氏深感敬佩。”
朱雄英微微一笑:“大内氏在关西的声望与实力,我亦早有耳闻,此番合作,对双方而言都是共赢的局面。”
“正是如此。”大内弘茂继续说道,“家兄希望能与大明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对抗幕府。”
这就是希望在未来的日本政治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的意思了。
朱雄英轻轻点头,他端起茶杯,若有所指地说道。
“大内氏的态度,我深感欣慰,不过,合作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承诺,更需要实际行动的支持,我相信大内氏作为关西豪强,定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翻译翻译,什么叫关键时刻?
落井下石灭亡室町幕府,这就叫关键时刻。
大内弘茂闻言心领神会:“请殿下放心,大内氏必将全力以赴,家兄已下令整顿兵马,随时准备响应大明的号召,同时大内氏也愿意在贸易、情报等方面提供全力支持。”
朱雄英微微颔首,心中对大内氏的态度表示满意,他话锋一转,提到了更为具体的话题。
不过,石见国有银山的事情,朱雄英没提。
当地人肯定是知道那里有银矿的,不过因为在山里,再加上常年战乱,也没人有精力去探矿开矿,只以为是伴生的小矿,所以并不知道具体的信息。
若是要让大内氏知道了,当下的事情就会麻烦些许,干脆就不提了,等到灭了室町幕府再说,若是大内氏不识抬举,那就只能动武。
而在室町幕府那一边,足利义满在逃离战场后,带着残兵败将辗转逃回了京都。
面对这场大败,他心中充满了不甘,幕府内部,对于这场惨败也是议论纷纷,不少人对足利义满产生了质疑,对幕府的前途也有些绝望。
而且经历了这场惨败,许多原本依附于幕府的力量开始动摇,有的甚至开始考虑倒戈相向。
京都的花之御所里,还是那些人.畠山基国、斯波义将、细川满元、赤松义则、一色满範,这时候都有些垂头丧气。
室内气氛沉重,烛光摇曳,映照出众人脸上的阴霾。
足利义满坐在主位上,扫视着他们,试图从他们的眼中找到一丝希望。
结果一个都没有。
“诸位,我等遭遇前所未有的大败,但此刻绝不能自暴自弃,必须团结一致,共谋对策。”足利义满的声音,也没了此前数十年那种自信。
畠山基国首先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将军所言极是,但眼下的局势,我们该如何应对?明军主力已经到了,南朝蠢蠢欲动,各地大名也开始动摇.已经是风雨飘摇了。”
斯波义将抬起眼皮勉力说道:“当务之急是重建幕府军的士气,同时加强京都的防御,防止南朝和明军趁机进攻。”
至于后面的话,斯波义将没有说。
——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谈何容易?”细川满元叹息道,“此战我们损失惨重,许多精锐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