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285章 九月九给老爷子做大寿

第285章 九月九给老爷子做大寿

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中也说:“九月蒸花糕,用面为糕,大如盆,铺枣二三层,有女者迎归,共食之。”

虽然女儿节早已淡出了许多老百姓的记忆,但吃花糕以及重阳敬老的传统得以保留至今。

正是借了“糕”的谐音,人们会在重阳节这天互相祝福着老人高寿,家庭步步高升。

………………

时间在弹指一瞬间就过去了将近两个月。

刘之野一家在十月十七日下午就匆匆赶回了刘家庄,因为第二天便是重阳节,也是老爷子的八十岁寿宴。

为了给老爷子祝寿,他们一家选择了提前返乡,投身于大伯一家的忙碌中。

他们一大家子人齐心协力,共同承担着这份特殊的责任与孝道。

刘之野他们刚回到家,正好瞧见大伯母以及姐姐刘玉翠,正准备做“花旗糕”也就是俗称的“重阳花糕”。

有人会好奇地问一句:“那重阳花糕具体是什么样呢?”

其实早在记录京城风俗的名著《京都风俗志》中就有记载,“重阳花糕”上通常有两只可爱的山羊图案,寓意“重阳”,此种花糕做工精细,京城的一些饽饽铺就有所售。

还有一种花糕蕴含了更多家的味道,是老百姓自己个儿制作的。用黄米和江米分别蒸制成面饼,中间裹以枣、栗子、果仁等,因上下两层色彩明晰,也称“金银糕”。

有些聪明的妇女们还会在糕上贴“双喜”“福禄寿”“禧”等图案,再插上色彩鲜艳的小旗子,既能食用又是可欣赏的艺术品,这样的花糕就成了重阳节馈赠亲友们的佳品,也称“花旗糕”。

在留下邓茹和甘凝这对婆媳之后,刘之野与他大伯简单交代了几句。他问道:“大伯,家里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准备的?我回去接铁林他们,可以一起捎带着。”

大伯刘元生也没闲着,他正带着几个同族兄弟忙着布置宴席寿堂。闻言,他沉思片刻,建议道:“家中酒菜已备妥,你不妨购置些瓜果点心等小吃回来,宴会摆盘用。”

刘之野回应道:“得嘞!”

他接上刘铁林、刘之泰、贺红梅三人后,发现还多了一位英气十足的姑娘。

这位姑娘身材高挑,气质不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他还没来得及询问是谁,那姑娘已恭敬地向他敬礼:“首长好!”姑娘主动打招呼,让他感到意外又惊喜。

刘之野笑着给她回了个礼,“这位同志位是……”

一旁的,刘之泰赶紧为她解释道:“哥!这位是咱们女子特警中队第二小队长,郭琳同志。”接着,他摸着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嘿嘿!她还是我的对象。”

刘之野听闻,然后眉开眼笑地道:“嚯!你这木脑壳也懂得开窍了啊!知道谈对象了,不错不错!”

然后,他对着郭琳热情地伸出手来,非常欢迎地道:“郭琳同志,你好。我叫一声你弟妹不过份吧?”

刘之野的热情让郭琳感到温暖,她有些羞涩回应道:“首长!您想怎么称呼都行!”

刘之野故意不满地道:“哎!私下里叫什么首长?要叫我大哥!”

郭琳飒爽回应:“好的,大哥!”然后羞涩地看向了傻笑的刘铁林,眼神里柔情万千。

刘之野心里暗暗点了点头,对这姑娘的第一印象感觉挺好的,与自家老弟刘铁林挺般配的。

兄弟三人加上两个弟妹,谈笑间便踏上了旅程。他们首先来到了“稻香村”,精心挑选了一些美味的点心。接着,他们又去了干果铺子,选购了一堆美味的小零食。

在回家的路上,刘之野让刘铁林驾车,他开始打探郭琳的个人及家庭情况。

“弟妹,你家是那儿的,家里都有些什么亲人呢?”

郭琳一见到刘铁林的大哥,询问起她的个人情况。尽管心情有些紧张,她还是努力保持镇定,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大哥,我老家是陕北的,打小跟着父母进了京城,现住在……”

原来,郭琳的老家是陕北地区的。他的父亲郭威是一位老红军,在31年那会儿就参加了老刘领导的陕北红军。

后来在抗大学习期间认识了进步青年出身的母亲韩雅,二人不久后就在组织的安排下结为革命伴侣。

现在她的父亲郭威在边疆生产建设兵团担任高级领导,母亲韩雅则是边疆文工团的一名副团长。

郭琳今年才20岁,出生于1941年,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们都在部队里发展。

她自小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对舞刀弄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她年龄的增长,国内已经步入稳定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