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城作为一州中心,是整个秦州最大的城市。
但与一千年前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相比,现如今的大城市,在建设上似乎倒退了很多。
虽然城里也有不少水泥钢筋建设的高楼,但更多的却是青石板为主料的二层小楼。
包括街道路面的铺设,也大量使用石材。
核战引发的全球人口大面积凋零,加上后来黑暗种族的大屠杀,人类的文明几乎断层,工业基础被全面摧毁。这导致了不仅尖端技术淹没在历史中,还包括很多基础生态被破坏重塑。
比如建设高楼的大型机械设备,整个秦州到如今都没有这样的设备厂家。
到了如今,天下九州各行各业的设备与高精材料几乎都被沧月城的大公司垄断。
另外还有政策因素,因为战时状态,水泥钢铁这些都成了战略物资,不仅价格昂贵,平民购买数量都被严格限制,而黑市价格又贵了很多。所以平民用石材作为主材加上少许水泥粘合来建设房子,成为了一种新常态。
而在路上的交通工具,苏哲竟能看到汽车与马车交汇而过的稀罕场景。一向处变不惊的他,都不由得回头多看了一眼那辆马车。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复杂,现在所有的汽车品牌都来自沧月城,并且价格不菲,寻常老百姓很难买的起,马牛驴重新成为了老百姓的交通工具,因为它们不仅可以代步,还可以运输乃至生产。
最重要的是,它们不用加昂贵的汽油。
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比一千年前降低了不止一个量级,造成这个的可能不仅是世界的巨大动乱。
或许垄断才是。
因为沧月城几乎完整保留了他们一千年前就掌握的所有现代化科学技术。
关于技术垄断和开放,在沧月城内部的各阶人士间,争论了几百年。
但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至少到现在为止,在很多领域沧月城内的大公司都没有开放技术。
这就导致了如今种种怪异的现状,汽车与马车在路口交汇,二层青条石屋的一百米外竟有一幢全落地窗的三十层大厦。
包括军队也是一样,有全机械化的战斗部队,也有拿着大刀的地方巡逻保安团。
前线的指挥官为缓慢的物资生产供给而担忧,后方的大公司在为垄断带来的利润而窃窃自喜。
这是一个崭新的、矛盾的、冲突的新时代。
一千年来,世界经历了几乎毁灭与重生。
而唯一不变的,好像只有人性的卑劣。
秦州学苑作为秦州最高学府,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一所大学那么简单。更重要的使命,是为秦州乃至西北防线培养和输送人才。
所以,秦州学苑是不需要盈利的。它不仅直接得到秦州地方财政的供给,还享受联邦的长期教育拨款。
每一位考入秦州学苑的学生,是不需要负担学费的,免费住宿,食堂的饭菜也很便宜。
但凡事都有例外,而人类也最喜欢有点例外。
比如很多有权或者有钱家庭的子弟学习不好,他们也想上最好的学校,那怎么办呢?
或许是出于妥协,也可能是为了教职工谋些福利,反正如今的秦州学苑每年有5%的计划外扩招生。
这些人不仅学费昂贵,住宿自理,还需要额外掏一笔庞大的赞助费。
但每年这5%的名额根本不够用,还要比谁的关系硬。现如今已经有教授提议将名额增加至10%甚至更多。
是的,只要还有人类,有些传统哪怕过了一千年,还是会延续下来的。
或许有人想不明白,秦州只是原来的一省或者数省之地,这样的学校天下还有好几所,甚至沧月城里还有更好的联邦学苑以及沧月皇家学院。那些有权有势的人,难道还怕孩子没地方上好学校,需要这么抢吗?
答案是需要,非常需要。
时代不同了,以前有钱人家的孩子哪怕一辈子不上学,啃老也能衣食无忧。
但现在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力量才是最大的底牌。
学苑教授的不仅是知识技术,还有通往力量的道路。
而更好的学校,往往意味着更正确的道路。
从前,人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而现在,学校不仅能决定你的起点,很大程度还能决定你的终点在哪里。
这就导致了,每年各大学府的入学名额被无数人争抢。
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