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同时任命老身为新的考官,诸位学子皆可重新入院考核。”
一言蔽,姜望知道稳了,事情发展不出所料。
围观的学子们欢呼而起,更有甚者大喊着姜少万岁,姜少俺要套你猴子。
姜望正要带人逃之夭夭,李大儒叫住他。
“姜公子,还有一句陛下让单独传给你的口谕。”
“大儒您说,我听着呢。”
李大儒微微一笑没在意姜望的轻浮。
“陛下说有机会进宫,给她也写一首诗。”
额.怎么说呢,可以说是不出所料吧。
女帝这个人的确是喜欢文学,要不然大玄也不会生起重文轻武,文武对立的现象,也许老爹就不会有逆反之心?
“还请大儒转告陛下,姜望知道了。”
“甚好。”
呼,解决了麻烦,这下应该能安稳几天了吧,也不知道林平安还能不能按原著那样通过笔试,毕竟这异象好像被榨干了
考场内,林平安抓着乱糟糟的头发,恼怒的看着自己的卷面。
“有志者事竟成。”
没错,他的做大只有这一句话。
印象中他觉得自己应该按这个标题讲一个典故来写一篇议论文。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提笔之后脑袋空空,落下题目时本该有异象传出,辅助他完成文章。
但啥都没发生,他就这样盯着这个题目看了一整天。
“可恶!到底是为什么。”
恼羞成怒的林平安终于是崩溃了,撕碎了自己的考卷气冲冲的离开了考场。
这科举不参加也罢,与其在这浪费时间,不如去勾栏里和同僚们喝酒吃肉。
少顷,一名打扫卫生的青衣小厮来到林平安的考房。
“这位先生怎么撕了自己的考卷,写的是什么?”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真的能事竟成吗呵,那我们这种废人呢。”
青衣小厮轻蔑一笑,将地上的碎纸打扫干净。
姜望科举考场替寒门学子们发声,正面硬怼朱圣的事迹很快传遍了京城。
不少已经放弃学业的普通人都被“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所激励。
一直以粗鄙自称的武将子弟们第一次发现,原来我们这鸡窝里竟然还藏着个凤凰。
一时之间,姜望竟成了武将圈子里茶余饭后的谈资,父母嘴中别人家的孩子。
“咳咳,本次考试题目为‘为少年人明志’。”
魏大儒一脸自信的公布了本次科举的题目。
围观的诸多学子听到这个题目,不由得低头思索起来,如果是自己作答将会以什么形式回答。
是写文章引经据典明志,还是效仿先贤,报效朝廷明志。
“哈哈哈,就这?我当魏大儒有何等高深的题目。”
姜望心道果然如此,挥挥手示意姜峰姜雨带人跟自己离开。
“呵,姜小子,不要口出狂言,题目是你要问的,不作答是答不出来吧。”
“你且听好了。”
姜望停下脚步,假装微微沉思。
随即仿佛胸有成竹的样子迈出第一步。
“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轰!”
国仕院的钟不知道今天得罪谁了,又开始疯狂的摆动起来。
“异象,又是异象,此事难道可以镇国。”
有学子兴奋地呐喊。
姜望又迈出两步,嘴中再次轻吟。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咔嚓。”
夫子像终于是没挺住,彻底碎裂开来,崩碎的碎片掉落而下,狠狠地砸在魏闲的头上,让刚刚被洪钟声而吵醒的他又晕厥过去。
五步迈出,第三句诗出口。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姜望一脸冷笑的看着魏大儒和朱圣二人,眼中满是轻蔑。
一阵风从天边袭来,原来是一群鸟儿争相涌向夫子庙。
姜风姜雨两个人的面具都要被惊讶掉了。
“我擦,少爷这是要上天?异象还没完。”
喝着酒看热闹的武官之后们也嗨起来了。
一个小胖子大手一挥道“今天的酒由我赵公子买单,庆祝姜少诗成传天下!”
如果说其他人是庆贺,魏大儒心里现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