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的娘亲。*3-y\e-w·u~./c_o-m¨
娘亲唤作叔宁,这年头的人排行用的顺序是“伯仲叔季”而非“一二三四”,女子大多有姓无名,因此娘亲这名字虽然读起来好听,用现代话翻译过来就是——宁家老三。
至于排行老大老二的伯宁、仲宁哪去了?阿昭没见过,也不需要见,瞧瞧一贫如洗、母女两个相依为命的家就知道,八成早没了。
叔宁长相并不十分出色,脸上手上还有不少田间劳作留下的风霜痕迹,但她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极为温柔慈爱的母性气质,让人十分印象深刻。
原本照理说,楚昭芯子里并非幼儿,前世又是在孤儿院摸爬滚打长大,不该轻易对人交付信任。
可不知道为何,她一见到叔宁就觉得,如果她有妈妈,那妈妈一定就该是叔宁这个样子,或许在别人眼中不那么好看,不那么出色,但是是她的妈妈,是永远挡在身前、无所不能的妈妈。
旁边的叔宁注意到了阿昭的娇态,心疼地揽过了孩子,轻声道,“阿昭乖乖,累就靠着娘亲歇会儿。~比!奇′中^文+网` ?更!新,最*全¢”
叔宁也不愿孩子早起遭罪,但前段时间孩子的高热实在吓坏了她。
哪怕因祸得福,叫孩子觉醒灵慧不再痴傻,她也总能感觉到孩子有些魂不守舍,为此特地大老远赶来咸阳就是为了让孩子沾一沾这祭天郊祀的福气,期盼孩子以后能平安康健。
阿昭感受到了娘亲的好意,奶声奶气拒绝,“不了娘亲,阿昭不困。”
两母女本就跪在泱泱黔首当中,离祭台有数里远,这番对话声音又轻,倒是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十月的咸阳天朗气清,一片肃杀。
始皇帝缓步走到高台中央,上了三炷香,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祭文朗声念诵,眼神却没有多少波澜。
群臣强调圣寿、秋祭、大胜,是要天下黔首相信,天命在秦。
但他自己幼时为质,流离坎坷,年少登位后亦是百般筹谋才有今日,自然不信什么天命。!g+u+g+e\y/u_e!d?u·.?c.o?m·
秋高气爽,朗阔天地间风流云散,只有他沉稳有力的声音在高台上回响。
眼见得祭文读到了尾声,始皇帝正要将祭文烧给上苍,却听得一阵仙乐自天空中传来。
原本已经随着时间过去大亮的天空骤然塌陷了大半,露出大块漆黑的天幕。
地上亦因此变得昏暗不已。
莫非这世上真有仙神?
突遭变故,始皇帝等人固然惊讶万分,却也还能镇定心神,传令禁军维护秩序,任何人不得擅动,以免引发骚乱。
蒙昧的黔首们却不行了,一个个吓得脑子一团浆糊,呆在原地,还有些人不知为何没头苍蝇般站起来就想跑。
叔宁一把将阿昭拽过紧紧藏在怀里,整个人像一根绷紧的弦。
阿昭悄悄拍了拍娘亲的胳膊以示安抚。
禁卫军本就守在旁边,又是大秦最尖锐的部队,将对始皇帝的忠诚信仰刻在了骨子里,倒是迅速从怔愣中回神,制住了局面,没叫母女俩血洒当场。
再看天上,那一阵悦耳的乐声还在继续。
乐声不知是何乐器所奏,音色空灵婉转,旋律悠扬跌宕,大气疏阔,与现有曲风曲调都不甚相同,但却极合大秦朝臣的喜好。
众人安静聆听片刻,心下定了不少,觉得天幕突变纵是仙神出手,似乎也不像是带着恶意而来。
三声钟响,天际大幕拉开,一册似乎是书卷样的东西逐渐显化,画卷中,年轻版的始皇帝负手而立,虎视六合。
有眼尖的朝臣第一个大叫出声:快看!那是陛下!!!
此言一出,众臣哗然:天上?!陛下成仙了?!!
那些神神道道的方士,竟然不是骗子?!
李斯眯起了眼,直觉不对,若天上的是陛下,那地上的又是何人呢?
世间怎么可能有两个陛下?只怕又是那群方士装神弄鬼。
更多的朝臣却顾不上想这么多,他们想的只有——若陛下能成仙,那他们呢?他们是不是也可以追随陛下升仙而去?!
长生不老的前景太过美好,他们两眼都放出了光,下意识就忽略了这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赵高率先跪地开始恭贺始皇:“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等数百年未有之奇景,想来是仙人感念您的功绩,特地降下的法旨仙兆,臣等恭贺陛下仙途在望,宿愿得偿。”
“嘶——”又让这个马屁精抢先了,这小嘴儿一套一套的,真会说啊,不愧是赵高,众人心中骂道,骂完却也不愿让赵高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