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思考良久,只可惜现在还不是他做选择的时候,还得再等一等,等他在父皇面前有了名字,这才有选择。
伊贵人在循安帝面前露脸的次数越多,循安帝就越能想起二皇子。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循安帝召见了二皇子,言语之间全是对二皇子的疼惜,两人在养心殿待了一下午,二皇子还陪着循安帝吃了晚膳才离开。
从这天之后,循安帝给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都封了王位。
大皇子为一品贤王,二皇子从一品睿王,三皇子一品端王。
二皇子虽然是个从一品,但是循安帝给他的王府是一品王爷的规格,在礼部任职学习。
从此,二皇子,进入文武百官的视线,但是二皇子是个低调的,没有拉帮结派,也没有对谁谄媚讨好,一直在安分的做自己的事情,大家都以为睿王要做一个孤臣。
大皇子贤王,和三皇子端王在二皇子上的视线也少了许多。
农历二月十六,循安帝在刘昭仪,昭华宫处就寝时晕倒,太医正在救治的消息传来慈宁宫,此时正是子时。
太后听说了,拉着杨福恩这个祥瑞,连忙跑去昭华殿看望关心。
两人带着身后乌拉拉一群宫女太监,坐着轿辇快速往昭华宫去。
“快,再快些!”以后手里攥着佛珠,焦急得不行。
杨福恩心中却了有了想法,怕是大皇子和皇后动手了,循安帝肯定不会有事,因为循安帝死了,大皇子和三皇子就要像循安帝年轻时的那几位兄弟一样了,为了皇位,真刀真枪的厮杀,最后谁活下来还不一定呢,循安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到了昭华宫,四妃和皇后都在,刘昭仪跪在地上,只穿着单衣,瑟瑟发抖。
杨福恩快速下轿辇,跑到太后的轿辇旁扶着太后,快速的走进昭华殿,太后的步子倒腾得极快,杨福恩都快跟不上了。
“太后娘娘到!福瑞长公主到!”太监的叫唱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参见太后娘娘!”皇后和四妃纷纷行礼。
太后焦急的甩手:“都什么情况了,还管做什么规矩,皇帝怎么样?”
杨福恩面上露出焦急担忧的神色,把太后扶到了主位上坐着,一脸忧心的看着皇后。
就算是猜到了循安帝不会有事,她也要装出一副孝顺模样,不能让人抓住把柄。
皇后作为这里面品阶最高的,立马接话站出来道:“太后娘娘,太医还在诊治!”
太后闻言,立马又要起身去内室看一看循安帝,被皇后还有贤妃拦住了。
贤妃忧心体贴:“太后娘娘,您现在进去,会影响太医的,若是关键时刻,岂不是…”
皇后端庄点头:“是啊,太后娘娘,您稍等,说不定等会儿就有好消息传来了,陛下鸿福齐天,一定会没事的。”
太后想着也是,拍着起伏的胸膛,又坐了回去,杨福恩站在一旁陪着,太后抓住了杨福恩的手,面含期待的问着:“你父皇会没事的,对吗?”
杨福恩心下了然,这是想着自己是祥瑞,庇佑她的儿子呢。
“是的,父皇一定会平安,身体康健!”杨福恩认真的说道,瞳孔里映照出太后的脸。
有了这句话,太后突然就心安了几分。
皇后和贤妃此时居然能够默契对视,而后又偏过头,不理对方。
良妃,淑妃和德妃在一旁不敢说话,只是安安静静的等着,面上焦急得不行。
他们也希望循安帝平安,因为她们的儿子还未入朝,这时候循安帝死了,她们的儿子可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
静默良久,太后注意到了跪在地上的刘昭仪,突然面色一黑,莫不是这个狐媚子和皇帝纵欲,让皇帝…
想归想,太后终究是没有说话,现在最重要的是,循安帝能不能醒过来。
杨福恩的手被太后死死抓在手里,似乎这样可以抓住循安帝的命,一点也不顾及杨福恩会不会疼。
杨福恩是疼的,但是现在,她若是敢说疼的话,会在太后的心里留下一根不孝顺德刺,怕是以后的日子都不好过,所以只好忍住,奇怪的是,自从跟着予怀练武了,这么点疼痛,似乎也是可以轻松忍耐的。
一刻钟过后,一个白发苍苍的太医,太医院院正,温实跑出来,跪下行礼:“参见太后娘娘,参见…”
“别管那些个规矩,皇帝如何?”太后焦急得不行,即使看到温太医脸上的欣喜,也不敢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