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立马笑意盈盈的说道:“长公主说话自是可信的,看来是这宫女妄图攀高枝,既然如此,皇上,就把这个宫女发落了吧,也算是给林家赔罪。”
赔罪?皇家需要向臣子赔罪?皇后又在抠字眼,激起循安帝那本就膨胀的高贵自信感了。
杨福恩知道贤妃他们给力,所以也不会多说什么,本来就是因为欣赏林家的忠义出手的,也不图谋什么。
现在皇后这话,很明显是在提醒循安帝,长公主的话,是不是可信呢?
既然扯到了杨福恩头上,杨福恩就不能置身事外:“皇后娘娘是在怀疑福恩说谎吗?可是太后娘娘一直教导福恩,做人要诚实守信,福恩可是记在心里的。”
杨福恩一脸娇憨,看起来为自己今日说了实话而高兴,一个七岁的孩子露出这样的表情,谁都会相信她只是想说实话而已。
毕竟,她还只是一个孩子。
太后注意着这些动静,从一开始的林捷占下风,到杨福恩出手,变成林家清白,现在还牵扯到了皇后和大皇子。
现在皇后还想把杨福恩拉下水,一个七岁的孩子,她都容不下吗?
太后扬起慈祥的笑脸看向杨福恩,然后又看向皇帝说道:“福恩到了慈宁宫这么久,都是我教养的。”
此话一出,皇后和大皇子都白了脸,太后都为杨福恩说话了,这不明摆着自己刚刚是对太后不敬吗?
循安帝点头:“多亏了母后的教养,才有福恩这么好的孩子。”
到现在为止,话题中心已经完全偏移了,这不是林捷的事情了,是皇后一派不敬太后,妄图陷害忠臣良将。
“太后娘娘的教养自然是最好的,是臣妾糊涂了,现在应该先发落了这奴婢,免得脏了陛下和太后的眼。”皇后硬巴巴的扯到宫女身上。
大皇子一党,安静的不行。
循安帝也不好在宫宴上对皇后生气,顺着皇后的话说道:“是啊,发落了吧,林捷,别跪着,起来,朕还要和你喝酒呢。”
“谢陛下!”林捷磕头谢恩,姿态谦卑,让循安帝对他又满意了几分。
皇后立马使眼色让两个小太监把那宫女拖走,还把嘴给堵上了。
那宫女知道自己没有活路了,便也不挣扎,垂着头像死狗一样被拖走。
宴会在皇帝的故意热络下,再次热闹了起来,杨福恩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继续喝水,实在是对这些已经冷掉的,油乎乎的食物没什么胃口。
今日这场宴会,杨福恩算是看明白了朝堂的大致分布。
现在大部分官员在明面上站队的,只有大皇子和三皇子,因为这两人一个人是皇后嫡长子,还有一个是宠妃儿子,外戚强大。
大皇子杨承祚一党有百官之首,丞相上官晋,礼部尚书吴世杰,吏部尚书钱途,这两位都是科举舞弊案曝出后,重新上位的官员,算起来礼部和吏部都是大皇子的人,偶而极个别的中立,还有三皇子的人,比如刘侍郎。
三皇子杨承熹的人手主要分布在工部和兵部,因为这两个部门很得循安帝看重,所以三皇子只能安插人进去,却也做不了主。
其他的户部和刑部都是循安帝的人,明面上是保皇党,但是私底下有谁的人,为谁做事还不明确。
三皇子因为大公主嫁入林家,现在也算是跟林家搭上了关系,虽然林家保持中立,但是也必须偏向三皇子一党。
这么看起来,其他的几位皇兄还是有野心的,这么多官员都是明面上没主的。
二皇子杨承德,因为生母早逝,在宫中没有什么存在感,大皇子和三皇子都入朝做事了,他还在吟诗作对,不问世事。
四皇子杨承睿,是良妃的儿子,与三公主一母同胞,不过他们都是懂得低调的,一向不显山露水。
五皇子杨承旻,六皇子杨承韫,是淑妃的儿子,现在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岁,很是得宠,都是个张扬的性子,淑妃也不藏着掖着,看来以后也是要争一争那个位置的。
七皇子杨承涧,是德妃的儿子,除了他,德妃还有两个女儿,五公主和八公主,德妃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看得紧的很。
贤良淑德四妃都是靠着自己有儿子,家世不错,而且陪伴循安帝时间长定下的。
至于其他的小孩子,年纪都不合适,现在说起来还是太早了。
杨福恩今年七岁,按照公主序齿应该算是九公主,但是因为出生是祥瑞,被封了长公主,所以不按照序齿,现在已经有了新的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