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都不会来清雅宫了,你们要跟着我受苦了。“雅妃想的很清楚,循安帝这样的人,会因为杨福恩这个祥瑞,不动自己,但是也会给自己找些麻烦。
例如抱走杨福恩,克扣份例这些事情。循安帝肯定不会亏着杨福恩,但是单单给雅妃找气受,还是可以做到的。
“娘娘,奴婢从小都是苦着长大的,过了好日子,也没忘了以前的苦日子,所以,再苦也不苦的。“问蝶没进宫之前,草根都吃过,差点就活不下来了,所以什么苦日子对她来说,只要有一口饭吃,就算不是苦了。
“是我对不住你们,若是有想要另攀高枝的,你就放他们去吧。“雅妃不想耽误了他们,而且这也是个看忠心的时候,雅妃现在就清雅宫里的人有些把握,若是在以后的艰难境地中,他们还不离不弃,那么是可以留给杨福恩的人手。
杨福恩被抱走的事情,雅妃不担心,杨福恩顶着祥瑞的名头,循安帝只会把杨福恩放在太后那里,太后一向吃斋念佛,对小辈多有爱护,杨福恩在太后那里,比在雅妃这里,安全得多。
只不过以后母女俩见面有些困难,但也是好事,雅妃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撑多久,少见面,也是好事,等她死后,杨福恩也就不会那么伤心。
雅妃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刚刚循安帝的那一脚,现在骨头都还是痛的。
现在杨福恩已经记事了,也不是一点好处就可以哄走了心的小孩。雅妃也知道,杨福恩不会因为被抱走,就不要她这个母亲了。
她只盼着,杨福恩能少伤心一些,好好长大。
第二日一早,周公公就来宣旨,旨意言明太后娘娘诚心礼佛,想要让杨福恩这个祥瑞一起陪着,为青阳国祈福,故杨福恩迁居慈宁宫。
雅妃没有任何异议,乖顺的接旨,给杨福恩打包行李,送到慈宁宫去。
杨福恩从国子监下学之后,听到这个消息,焦急的往清雅宫跑去。
母妃不要她了?
“母妃!”杨福恩脸上全是泪,抱住雅妃的大腿不放,哭得撕心裂肺:“你不要我了吗?”
雅妃心疼的为杨福恩擦去泪水,蹲在她身前,与杨福恩平视:“福恩,只是在太后祖母那里住一段时间,不是母妃不要福恩,福恩是母妃的心肝儿,母妃怎么会不要福恩呢?母妃很爱你,很爱很爱福恩。“
杨福恩还是抽抽嗒嗒的:“真…嗝。…的吗?”
“当然是真的啦,福恩,母妃一直在清雅宫,只要福恩想母妃了,可以来找母妃,母妃还可以去看福恩。”雅妃看着杨福恩,心中十分不舍,但没办法改变。
或许她昨晚向皇帝示好便可以免去这次分离,但是留在她身边的杨福恩,只会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拿捏的祥瑞摆件。
到太后那里,就不一样了,没有人敢在太后的地盘上动手,太后信佛,为了青阳国的国运,她也会教导杨福恩,保护杨福恩,让杨福恩真正的成长起来。
“母妃,你答应…嗝…福恩,好不好,不要离开福恩,不要变成天上的…嗝…云朵。”杨福恩心中有一种感觉,她的母妃,就快要永远的离开她了。
雅妃一愣,一行清泪划过脸颊,她无法言语,只能紧紧的抱着杨福恩。
对不起,母妃,不能答应你!
雅妃一定会死,她家人去世,爱人阴阳相隔,她求死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她的身体撑不住了。
并且循安帝和皇后不会放过她,虽然不至于要命,但是雅妃不想再忍了。
科举之事,事关重大,是雅妃的父亲击鼓告状,雅妃还在后宫与贤妃交好合作,帮助李知玄收集证据,团结学子,这一切的一切,贤妃可以有家族撑腰,坐享渔翁之利,但是雅妃不行,她一没家世,二没人脉,这样的人,还偏偏生下祥瑞,折腾出一件惊天动地的科举舞弊大案,皇后和大皇子的羽翼受挫,皇帝的名声受损,这些错处,他们找不到别人来承担,那就只有雅妃这个好捏的柿子了。
杨福恩被雅妃哄着到了慈宁宫,太后十分怜爱,好言好语的哄了大半个时辰,才把杨福恩哄睡着。
太后被身边的大宫女,清心扶着,出了杨福恩暂住的偏殿。
“太后娘娘,您何苦呢,您这个身子,还坐在床边,哄了长公主大半个时辰。”清心是和太后一起长大的,她一生未嫁,就是为了太后娘娘。
太后倒是不在意这些,满脸慈爱与欣喜:“这孩子,突然与母亲分别,肯定会闹脾气,我多哄着些,以后也与我多亲近些。”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