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140章 意外的惊喜

第140章 意外的惊喜

现在揪准时机,也就都站出来公开反对了。

“加征商税,使朝廷税赋增加了足足三成。有了这笔钱,朝廷才得以缓解财政危机。臣以为此举应继续推行,不可半途而废。”

刑部尚书赵靖进言。

他以前当过几年的户部尚书,知道国家财政的困难,总是拆东墙补西墙,入不敷出。

不加征商税,官员的俸禄还发不发?前方将士的军饷还要给不给?国家的工程建设怎么办?灾荒救济从哪里出钱?

林林总总,没有钱都是白搭。

以前还能印宝钞解决。

如今大明宝钞越印越多,民间百姓也开始纷纷不认宝钞,只认银子和实物。

再继续下去,大明的财政危机就更严重了。

日后又该怎么办?

“不错。正是加征商税,才让国库的存银有所回升。要不然,此次平定倭寇,都不知道要从哪里筹措军费。户部这个家,臣可就当不了啦。”

户部尚书赵勉也连忙出来说话。

这些人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可他掌着大明户部,各方都找他要钱。

然而,钱从哪里来呢?

“一派胡言。”

黄子澄当即反驳:“若是不加征商税,就不会有此次的祸事,又何须筹措军费?”

“加征商税得到的那点银子,又补到了平定倭寇作乱的军费上,除了让百姓们遭殃,承受倭寇之乱以外,于朝廷又有何益?”

“陛下,臣以为现在还妄言要继续加征商税者,便是置朝廷,置陛下,置大明江山于不顾,应即刻革去其官职,发配边疆,甚或斩首示众,以正人心。”

其他官员立即跟着起哄。

“对呀,用加征商税的银子补贴平乱的军费,天下有这样算账的吗?”

“我看有些人是居心叵测吧?”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大明天下,岂容他们作乱?”

“立即废除加征商税之举。”

……

文武百官,一个个群情激昂。

就在此时,老朱冷冷开口:“都吵完了吗?”

大殿上顿时安静了下来。

众官员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连呼吸都不敢重一些,更没有再说半句话。

“人心不足蛇吞象。”

老朱的声音不大,但此刻殿中异常寂静,落耳便格外响亮。

“商贾巨户,收敛了巨额的财富。”

“朝廷不向他们收税,难道还要向本就贫困不堪的穷苦百姓收吗?”

“收了他们几两银子,他们就敢暗中资助倭寇作乱。”

“若是朝廷不加严惩,反而向他们退步,那他们以后还打算干出什么事来呢?”

“还想用什么要挟朝廷呢?”

老朱的语气骤然凌厉:“此风绝不可长。”

“大明朝廷绝不能向一群商人和倭寇退步。”

“他们想造反,好啊,那就让咱看看他们的本事。”

“咱刚刚已经加封皇太孙为“威武大将军”,领兵出征,平定倭寇之乱。”

“凡是与倭寇勾结者,朝廷不接受他们的投降,一律杀无赦。”

大殿内鸦雀无声,刚才还慷慨激昂的官员们再不敢作声。

老朱一言九鼎,他的逆鳞,无人敢触。

就在这时。

外面传来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太监进来禀报:“陛下,出大事了。太孙殿下斩了曹国公李景隆。”

上朝的时间很早,也正好就是朱允熞领兵出征的时间,故而消息到现在才传递过来。

“什么?”

朝堂上,文武百官都惊得目瞪口呆。

曹国公李景隆与郑国公常茂,虽然皆是同为国公,但前者的地位,还要高出常茂不少。

除了是国公之外,李景隆还是有名的大将,又任左都御史,掌管左军都督府,是真正手握实权的军方大佬。

“太孙为何要斩他?”朱元璋沉声问道。

他的声音,同样是大变。

此次调冯胜,傅有德,李景隆、常升,孙恪等五人回京,除了因应倭寇作乱之变外,朱元璋还有另外的心思。

熞儿已经是皇太孙了,但还没有给他安排自己的班底。

老朱准备将这五人,连同蓝玉一起,作为太子府的新班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