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是自咸阳来的诏谕。
桓漪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将诏谕接了过来,迅速打开。当看到了诏谕上的内容后,桓漪的脸色一变,眼中涌现了一股震惊,难以置信。“这怎么可能”桓漪语气都带着强烈的震惊。“上将军,是大王有何诏谕下达吗”一旁的李信低声问道。桓漪深深的看了李信一眼,随后将手中的诏谕对着李信一递:“你自己看吧。”李信双手接了过来,打开一看,脸色也同样变得震惊。“三日攻破阳高城,十五万魏军尽数被歼。”“魏军上将军龙章被斩。”“这怎么可能”李信声音都有些发颤。看到这诏谕。李信刚刚的自信都被直接击碎了,他完全不敢相信武安大营竟然会有如此战果来。“十五万魏军尽数歼之。”“而且还仅仅是三日时间。”“而且赵封竟然还看穿了魏无忌所布的玉石俱焚之策。”“赵封,吾不如啊。”桓漪十分感叹的说道,此刻眼中彻底收起了因为年龄和资历对赵封的轻视了。在原本。桓漪的心思自然也是与李信一样的。对于这一次灭魏之战非常的自信,灭魏之功,乃至于破城首功必然是属于他的。他不相信新创建的武安大营,还是一个十之八九是降卒组建的武安大营能够强过他身经百战,拥有无数战功的函谷大营。可结果。终究是让桓漪折服了。一旁的李信仍然是一脸震惊,难以回神的样子。许久后。李信才开口:“他是如何发现魏军想要玉石俱焚的”“都已经杀入了城中了,按常理推断,自然是不会撤离。”“更何况魏无忌还用十几万人引诱,没有半分破绽,这一策也是对人性的洞彻,任何人都不会杀到了半途而退。”李信有些诧异的道。“所以说。”“吾比不上赵封啊。”“如若是吾率军在阳高,只怕已经令无数将士葬身于火海了。”桓漪叹了一口气。只是对比一番。桓漪十分肯定自己不会退兵,也很难看出来阳高城内的焚城布局。真正乱军杀入之后,又怎会看得出来,都彻底杀入了城中后,又怎会退出去。“我函谷大营,输了。”“武安大营已得先机,已得首功了。”李信也叹了一口气。“好了。”“无需多言了。”“武安大营在阳高取得胜果乃是我大秦之喜,魏国北边防线已破,武安大营必会加大对魏国进攻,凭魏国诸城郡兵不可能挡住武安大营兵锋。”“他们已得首功,我函谷也不能太过落后了。”“明日之前,攻破此城。”桓漪重新变得镇静,凝视着前方的城池,沉声喝道。“诺。”李信当即领命。时间逐渐流逝!魏国的战争仍然在持续。随着阳高城被秦武安大营攻破,魏国北边的防守就形同虚设,十五万大军都无法阻挡武安大营兵锋,凭借那些战力低下的郡兵就更加无可阻挡了。阳高城距离魏都只有不到千里,一两个月间,武安大营必可攻至魏都。在魏国战争持续时。楚国,郢都!朝堂之上。楚王熊悍端坐在了王位之上,虽然年龄已是中年,但他端坐在上并没有太多的威严,而是有着一种唯唯诺诺。而在他面前的阶梯上。一个身着君服的老者站着,虽是文臣,但身上散发着一股骇人的威严,不怒自威。他,正是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楚国军政大权全部掌于他手,权倾朝野。虽然他没有坐在那王位之上,但楚国的王权却是执掌在了他的手中。如若赵封在此,或许一眼就会明了,野史记载,楚幽王熊悍是黄歇与后宫嫔妃所生子,在黄歇死后,这楚幽王也被李园给杀了。“大王。”“君上。”“这就是秦国的态度。”“秦王说绝不会从魏国撤兵,根本不打算给我大楚任何面子。”之前出使秦国的使臣站在了大殿内,神情十分的愤慨。而他的余光自然是落在了黄歇的身上。“秦国,秦王。”“野心勃勃。”黄歇缓缓开口道,虽然语气平静,但其中的忌惮毫无遮掩。而在心底。黄歇则是一叹:“芈月啊。”“你给我大楚带来了不小的后患啊,从昔日的嬴稷开始,如今的嬴政。”“当初,我就不该让你离开的。”“可最终,唉。”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人已老,近迟暮。但往事让黄歇也是充满了回忆。“秦王野心勃勃,如今已经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