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对于乡村振兴的事情大家等会后再讨论,我现在要再讲一讲这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关于政府推出的产教融合大战略项目问题,相信关心时事的人都知道,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训、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从而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也就是说,产教融合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撑,教育问题无小事。说到这里,可能大家或许又有疑问了,你们也许说乡村振兴项目,利用我们商会大厦搞网络平台销售,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即可帮助我们的农民兄弟发家致富,我们也可以通过平台销售获取可观的收益,但是要说产教融合项目跟我们又有何相干呢?从项目表面上看,确实没有关联,但是我要讲的是,不是非要求我们去投资开办学校,而是我们可以把工作重点放在落地在这个“产”字上作文章,何谓“产”,通俗一点来讲,简单来说就是产业,我们在坐的各位有相当一部分大佬们都是办企业办实体的吧,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办企业必定需要人才的加入,要知道,这人才就是一笔财富,而且国家推出新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就有一项,就是将从2024年开始,实行的是新的高考制度,也就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学子是要走向职业培训学校这个方向的,那么既然是职业就必定与实体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相关联,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就要有相当的职业培训岗位要提供出来,而这些人员直接实训,无论是知识还是科研成果都必须接地气,才能实现它存在的价值,而这些成果唯我们企业的所用,必定会带来大家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各位,你们说,这样一来,是不是跟我们商会有直接的关系?当然,今天这事情也只是先提出一个思路,具体的方式还有许多,另外,是否要不择不扣的执行,领导们是没有作任何强调,但不管怎样说,我们企业要发展,就必须紧跟国家的政策和导向,也就是说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去发展,这样的话,企业才会走的更好、更稳、更远。不过,话又得说回来,你们都是具体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家,而我并没有从事实体经济的经历和经验,此前我也只是从事金融行业,对于实体经济应该说是一个妥妥的“门外汉”,所以我并不强求大家非要接受我的这些思路和说法,但至少作为商会的会长,我必须有责任更有义务,要为商会会员企业发展去拓宽发展渠道等问题去考虑多一些,否则就是我的失职。枉费大家对我的信任。好了,不多说了,因为时间关系,关于这两件事情我就暂时说到这里,待会我们商会班子成员还有事情要商议,希望会后还请秘书处的潘秘书和章秘书长将相关情况整理一下,作为征求意见稿下发给各个副会长及会员单位征询意见汇总,今天在这里就暂时不讨论,等意见收齐后再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商讨。接下来,我想就商会五年规划问题谈几点个人建议,供大家讨论。
第一,建议成立商会法律事务援助中心。之所以成立这个这样一个机构,就是因为我们做企业的,经常会出现或遇到许多类似于合同、民事等多方面的纠纷问题,或者业务合同不知道如何去拟定和签订,而且有许多会员没有自己的法律事务部,而只是在外面寻找一家律师事务所作为临时法律顾问,就算是常年的,但也不会是坐班的那种,这些人是兼任了许多家公司的法律顾问。我在这里说这种事情,并不是说那些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不尽职尽责,而是说如果对方因公外出,或其他事情缠身,无法帮你办理和协调怎么办?而你这边事情又比较紧急,这样的话,如果再去临时寻找,就很难衔接,事情也就很容易被耽搁,我有朋友就遇到这样的事情,从而导致项目被流失,虽然有他个人原因,但不得不说,这就是准备不当造成。所以我提议商会成立这样一个机构,常年为会员企业进行法律援助,这样就极大可能省却了大家的许多后顾之忧,而且我们会员单位当中不乏有律师出身或本身就是律所的,我想大家一定非常愿意为乡贤们出这份力,对不对,当然,商会也不可能让你白干这件事情,我们商会自然会有一笔支出全部用于给这个中心,对于相关人员也是有一定的酬劳,并且而有诉求的会员企业,自然也会按照相关要求缴纳一笔费用,只是这笔开支费用远比市场上低得多;
第二,成立商会会员救助基金中心,主要是用于救助那些生活中出现严重困难的会员及其家属。我们总不能把他们这些人甩向社会吧,我想作为乡贤都不希望自己老乡处在困境当中,社会救助毕竟也有社会的苦衷和难处。说实在的你们见到老乡出现如此状况你于心可忍?我们商会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