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五百两银子。
张典吏刚接过银票,喜滋滋地去入库,不料苏平道:“这个单独走一本。”
除此之外,史员外他们手里也有一本账,而且大家说好了,一个月对一次,不与县衙的账本混一起。
他与史员外搭伙的是农具、玩具方面的。
与陈家粮铺合作的水渠方面的,如今陈家粮铺将修水渠所需要的费用全部承担,待修好之后,不管是水车、水渠,陈家的地里需要按他们的要求给他们的庄子上装几辆。
然而,他们家的庄子并非本县独有。
这事苏平觉得挺亏,可一想,陈家如今也算是提前预购了水车,帮他缓解了一份,人家提出点别的要求不算过分。
苏平刚与张典吏交待完,就见老李头领着几人走了进来。
这里头还真有两个人他认得,上次在会馆的时候见过面,对方还卖了他种粮。
家里先前做药材生意的马员外和刚有了孩子的孙秀才,另外两个他就不知道了。
张典吏忙道:“走在中间的胖子是乔员外,他左手边的是顾举人。”
一听举人,苏平双眼一亮,“咱们县里还有举人?”
张典吏窘,这话他都不好接了,“有的,顾举人在府城教书的,家里是开布庄的,乔员外有一只自己的商队和镖局……”
苏平想起来了。
张典吏前头给他看过小本本。
不过因为许多大佬都不在本县了,他就没往心里去。
只赶着史员外这一只羊使劲地薅。
见几人进了书房,苏平才与张典吏闭了嘴,与几位见过礼之后,乔员外开门见山道:“苏大人,老朽听说您与史员外和陈家都达成了协议……”
算是官方与商户的正式合作。
这一消息,这几日传得沸沸扬扬,就连府城都拉出来讨论了一个下午。
有人觉得这是官商勾结,以后百姓肯定没好日子过了。
也有人觉得,这法子不错,就好比如今的黄杨县,县衙里穷得叮当响,你与其到处借钱,等着朝廷的救济,新来的县太爷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来,倒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这些言论,苏平这多少听了一些。
官商勾结这种,当时史员外就笑着蹦了一句,苏平笑盈盈道:“史员外此言差矣,什么叫官商勾结,我这明明是招商引资。”
“更何况肥水不流外人田,咱们本县就有这样资金雄厚的商户,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找别人对不对?自然了,有外来的也更好,咱们的目的就是让百姓有饭吃,让黄杨县更富裕……”
乔员外道:“老朽也觉得大人这个法子好,如若成功了,那么大人便是千古第一人,到时候朝廷方面,肯定对大人有更多的嘉奖。”
苏平微笑着听他说完,这才缓缓道:“多谢乔员外的理解,不知,乔员外今日过来所谓何事?”
作者有话说:
目测这入v挺困难,所以,还是原计划,写到一阶段结束,真不好意思。
25 ? 第 25 章
◎诚意不足◎
乔员外这次过来是找苏平合作的。
他也不知道从哪听说了,苏平身份不一般。
怎么不一般呢?
他爹有钱啊,他弟弟是状元和探花啊,他来这里具体目的不知道,但是能花点钱搭上苏家的线,以后乔家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
乔员外一直想走海外的路线。
可惜没什么门路,他的身份,目前还混不进苏明远那个圈子。
仔细一打听,就知道苏平与兴城首富的那个苏家有关,这才火急火燎的回了老家,正愁怎么搭上苏平时。
就听了苏平与史员外和陈家合伙的事。
乔员外特意问了史员外,他现在去找苏平晚不晚?
史员外道:“苏大人是个好说话的性子,且为人和善,你若是带着诚意,苏大人肯定不会拒绝……”
乔员外这便找了几个伙伴一起来了。
他是有商队和镖局的,就算是出不了北向国,但在西北这片地里,还是很有发言权的,每个城郡都有他的据点。
他从史员外那里多少知道苏平的打算,想着前期靠农具和玩具赚钱。
后期再靠水车揽钱,不过这些都是需要销路的。
他就带着这样的地图和诚意来了。
苏平若有所思道:“乔员外这份地图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