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西湘散异 > 第41章 穷算命,富烧香

第41章 穷算命,富烧香

《礼记》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事情,从一开始都要十分小心谨慎,不然,尽管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但最后的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而且,在过往的时候,人们也常常很难理解,为什么同样的家庭同样的生长环境,但家里的孩子性格成就都各不相同,包括孔子门下的三千学徒,同样是接受有教无类的训导,但留下踪迹的却只有七十二人。即便是家喻户晓的孟母三迁,同样也带给了前人无尽的思考。

孟母三迁的故事是这样说的。说是在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经济没有了来源,全靠孟母纺织麻布来维持生计。

孟子呢打小就很聪明,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也可能是因为穷人的还在早当家吧,孟子的学习欲也特别强,而且还能很快的进入角色。

据说一开始孟家是定居在一个墓地附近,这个墓地很大,类似现代的殡仪馆和公墓山。每隔上几天就会有送葬的队伍吹着喇叭从他们家门口经过。孟子见了很好奇,也就跟着送葬的队伍学着吹喇叭,引得一大群孩童跟在他后面跑着玩,一起玩送葬的游戏。孟母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心里很紧张,按照流行的说法是孟母非常重视孟子的教育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急忙搬家了。

其实,根据古人的说法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一开始,孟家应该不是定居在墓地附近。孟子家应该是有点本钱的,住在墓地附近应该是在孟子的父亲去世之后,而且这个孟母估计也是大户人家出身,有见识,个性也应该是相当的好强,很有可能在是孟父死去之后不愿意接受家族的排挤,所以才带着孟子迁居到墓地附近,凭自己的双手去养活孟子,而且对孟子的成长期望值也很高。

所以,孟母在发现自己的儿子在玩吹喇叭的游戏之后,立马选择了搬家,从乡里搬到了城里。这个时候,估计也是因为搬得急,也有可能是因为手边的盘缠不够,孟母选择的房子是在屠宰场边上。结果呢,孟子又对杀猪有了兴趣,没事就往屠夫那里跑,没搞上几天呢,孟子居然学会杀猪了,而且还不是打下手。

这下可让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过,幸好自己又在学堂边访得了房子,于是便又是一趟搬家。搬到学堂附近以后,孟子倒也很争气,每天一大早就往学校跑,虽然不能直接进教室,但在教室外头看着也学会了守秩序懂礼貌,这时,孟母心里才松了口气。而且,当时正好孔子的孙子正在这里当老师,他见孟子学什么都很快,而且记忆力特别好,就非常喜欢他,还让他免费进学堂读书。后来,孟子果然没有辜负孟母的期望,成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有了这些事例作为前导,善于思考的古人就有了一个想法——后天的环境影响对一个人的人生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着人的发展呢?于是,屈原先生便给后人留下了著名的《天问》,一口气发出了数百个问题。

昼为阳,夜为阴,随着先辈们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越来越多,阴阳五行星空对应的说法的体系也越来越完备,越是对自然探索,心里的敬畏便愈发上涨,慢慢的,于是,便有了命理一说。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统治的帝王将相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也在其中推波助澜,以致紫微斗数八字算命体系受到了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的推崇,外加历代文人学士大力倡导推动,这些都致使批命之术不断地得到加工、整理、丰富,完善,形成了一套极为复杂的算命体系。比如说推背图、烧饼歌,而且还有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之类的大师。当然,在这之前,贾谊先生也曾感叹过——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宋代马永卿笔下记载的一个故事,似乎更说明了命理的存在。说是洛阳书生张起宗,年约四十,以教书为生。有一天,他在街上行走,看见过来一大队车马人群。询问路人,才知道是文彦博从成都调职归来,姬妾差人都穿着很华丽的衣裳,不时散发出阵阵芳香,文彦博心中羡慕,叹了一口气说:"我与文彦博是同一年出生的人,他是那样阔绰,我是如此寒酸,怎么能和人家比呀!"这时,旁边的一位盲人命师听见了,就说:"秀才啊,我替你算算命看看。"张起宗便向他告诉了自己的生辰八字,只见这位盲人命师将百余个算子布置在地上,推算了许久,才对张起宗开口说道:"真可笑啊,你虽然与文彦博的命格大运不同,但是三十年后,你和他的小运相同,可以与他同桌吃饭九个月的时间。"

三十年后,奇迹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