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无疾镜。这是国人镜子史上大名鼎鼎的一面镜子,据说是黄帝所铸十五面镜中的第八面,其外形罕见:“镜横径八寸,鼻作麒麟蹲伏之象。绕鼻列四方,龟龙凤虎,依方陈布。四方外又设八卦,卦外置十二辰位,而具畜焉。辰畜之外,又置二十四字,周绕轮廓,文体似隶,点画无缺,而非字书所有也”。对着阳光照去,镜背的花纹字画,笔墨透入影内,连最细微处都看得清清楚楚。拿起来敲一敲,音色清越,余韵绵长,持续一整天的工夫才停止。
隋朝之前,这面镜子持在谁的手里,官方和野史中均未记录。但按《异闻集》记载,在黄帝之后,它第一次出现是在隋朝天下奇士汾阴侯生的手里,王度和侯生的关系怎么样,书里没有详细讲述,比照国人赠送宝物的惯例,估计王度给侯生应该是照料的很好,而且侯生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考察之后,在自己临终时才决定将这面镜子交给王度。于是,很多神奇故事就在王度和王度的弟弟王绩的眼皮底下发生了。
先是王度带着镜子到程雄家借宿的时候,不经意地用镜子照到了程雄家婢鹦鹉,识破了鹦鹉的本相,结果鹦鹉羞于恢复原身,借酒献舞,舞尽化狸而亡。
王度的朋友薛侠,得到一把铜剑,长四尺,剑身与柄相连,剑柄作龙凤盘绕状,左边花纹如火焰,右边花纹如水波,光彩闪烁,非平常之物。薛侠带了它来见王度,说:“这剑我薛侠曾经试过,每月十五日,遇天地清朗,将它放在暗室里,就会自然发光,周围几丈都能照到。薛侠得到它已经有好些日子了。您爱好奇物古玩如饥似渴,我愿意跟您一道今晚来试一下。”王度非常高兴。
当晚,果然遇到天晴地明的好天气。王度就把一间房子严密地关闭了不让一线光亮漏进来,与薛侠一同留宿其间。王度也拿出宝镜来,放在座位旁边。一会儿,镜子就吐出光芒来,把整个房间都照亮了,两人彼此看对方就同在白天一样。剑放在镜旁,不再有一点光采。薛侠十分惊讶,说:“请把镜子放回厘中。”王度听从了他的话,然后剑才吐出光来,不过一二尺罢了。
想来这镜子也相当的有脾气,俺可是黄帝亲手炼制的,哪里来的小儿敢于日月争辉呢?于是“镜上吐光,明照一室,相视如昼。剑横其侧,无复光彩”。
至于苏绰的家人讲,王度手上的这面宝镜是苏公友人河南苗季子赠给苏公的,苏公生前曾见卦说,此镜在他死后,将“先入侯家,复归王氏,过此以往,莫知所之”。估计是当时王度找的托,目的是为了将宝镜自圆其说,先行打下的伏笔。不然,如果这个事让朝廷知道了,万一朝廷要王度将镜子献出来,或者是镜子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异,王度纵然逃脱了死罪,但活罪肯定也少不了。
到了后来,王度的弟弟王绩揣着宝镜行走江湖,又发生了不少灵异之事。
汴州寓处主人张珂,家里有女子患病,到夜间,哀嚎痛苦之声,实在令人不忍。王绩问主人缘故,知道得此病已有年头了,白天安然无事,夜间经常如此。王绩在他家留宿了一夜,待听到女子的叫声,便打开镜子照去。病人叫:'戴冠郎被杀了!’原来病人床底下有一只大雄鸡,已死了。
再如以镜照出岩中龟、猿二精本相,并悬镜至晓,致他们俱死;照杀一条“长丈余、粗细大于臂、首红额白”的巨蛟;镜照李敬慎家鼠狼、老鼠及守宫三妖,除三女魁病等等。
故事的结尾处,庐山处士苏宾相告:“天下神物,肯定不会常留在人间。现在世道纷乱,在异乡不是很安全,你手里拿着宝镜,可以自卫防身,但还是早些回家乡的好”。夜里也梦到宝镜对他说:“你哥哥对我不错,但现在我要离开人间了,想和他告个别,请你早点回长安吧”。听了这些话,王绩急忙赶回,把宝镜还给哥哥。时隔不长,那镜便带着龙咆虎吼之声飞逝而去。
《樵枚闲谈》载:“孟昶时,张敌得一古镜径尺余光照寝室如烛,举家无疾,号‘无疾镜’。”
张敌手上的这枚镜子,也叫做无疾镜,但它是不是王度曾持有过的那枚镜子。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至少,陈俊以为不是的更多一些。因为张敌手上的这枚镜子,估计更多的时候是在当做照明使用,同时兼顾里治病的功能,家里人在镜子发出的光芒中,举家无疾。而王度家的那枚镜子,更多的是困妖诛妖,杀气占据着主导。
明代志怪集《庚巳编》中有一则“避疟镜”故事,说的是吴县三都陈氏兄弟,家中祖传有一枚古镜,当时有患疟疾的人若照此镜,镜中人像背后便会出现一只黑色的鬼物,而鬼物见镜则去,患者便得